0  1816  1824  1830  1834  1840  1842  1846  1852  1854  1860  1866  1870  1872  1876  1882  1884  1890  1894  1896  1900  1902  1906  1908  1910  1911  1912  1914  1915  1916  1918  1920  1924  1926  1930  1932  1936  1942  1944  1950  1954  1956  1960  1966  1972  1974  1980  1984  1986  1992  1996  2002  2010  3002 

2007-2008学年度淄博市张店区第二学期初一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抄写下面关于黄河的句子,力求规范美观。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悍(    )                       (2)遒(    )

3、根据拼音写汉字。

(1)léi(    )弱                       (2)静mì(    )

4、仿照下面的句式续写两句话。

未经历风雨交加的夜晚,哪会体会到风和日丽的可爱!

5、纵观历史,马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亲密伙伴。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中,无时不闪现着马的身影。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进程,马的实用价值正在逐渐消失,但作为一种精神、一种文化。马永远不会消失,它已经渗透到我们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你们班开展了“马的世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了下面几个题目,请按要求完成。

(1)古诗词中写到“马”的诗句比比皆是,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2)我国古代涌现过许多与马有关的历史人物,流传着许多与马有关的历史故事。请写出与下面两个故事有关的人物。

①故事:指鹿为马                       人物:

②故事:以千金买千里马骨         人物:

(3)马是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是建功立业的战具,至今还流传着许多与之有关的成语,根据语境,在划线处填上与“马”有关的成语。(任选两题)

①比喻富有经验,熟悉情况,称为                      

②喻光阴迅速,谓                  

③说年老雄心在,称为                  

④祝事业有成,则言               

6、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为你打开一扇门》中说:“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请你从下列书目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内容,就“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中的一点,写出你的阅读体会。

书目:《鲁滨孙漂流记》《昆虫记》

二、文言文

7、默写。

(1)                                               ,对镜帖花黄。

(2)深林人不知,                                              

(3)                                                                    ,影人平羌江水流。

(4)独怜幽草涧边生,                                              

(5)黄梅时节家家雨,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蜀之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2)令作诗,不能前时之闻:

(3)熟为汝多乎:

(4)屠乃奔倚其下,担持刀:

9、翻译下列句子。

(1)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2)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未至,道渴而死。

试题详情

2007-2008学年度淄博市张店区第二学期初三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抄写下面句子,力求规范美观。

大江东去,液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恣(    )         (2)(    )落         (3)(    )为人知

3、根据拼音写汉字。

(1)zhào(    )事         (2)xī(    )落            (3)油光可jiàn(    )

4、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继孔子、李白之后,又一位古代名人诸葛亮惨遭颠覆。在《中国最虚伪的男人:梅朝荣品诸葛亮》一书中,诸葛亮被描述成了一个很有心计和野心的“中国最虚伪的男人”。不仅“辅佐刘备”成了一场阴谋,而且被当作礼贤下士典范的“三顾茅庐”,也不过是民间传言和历史演义小说的创造。

对诸葛亮的歪解,你一定有话要说。在你的心目中,诸葛亮是一个                                              ,因为他                                                                                                 

5、依照下面比喻句的句式,仿写句子。

成功是你梦寐以求的那朵玫瑰,挫折正是那遍及周围的针刺。

快乐是                                                                                       

6、短信,言简意赅,与生活紧密联系。精彩的短信多运用多种写作手法。下面的短信就运用了排比和铺垫的手法:挂在枝头的,是人间的春色;写在纸上的,是跃动的旋律;映入眼帘的,是朋友的影子;深埋在心底的,是对你诚挚的祝福。气候多变,保重身体!

       人生之路,可能会遇到许多坎坷,此时最需要亲朋的安慰。请拟写一条短信,鼓励你的一位失意的同学直面困难,从头再来。(要求:运用排比、铺垫的手法)

二、文言文

7、默写。

(1)                                        ,五十弦翻塞外声。

(2)不宜妄自菲薄,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4)                                        ,玉垒浮云变古今。

(5)羌管悠悠霜满地,                                                                              

8、阅读李清照的《武陵春》,完成下列两题。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词人是如何表现愁苦之情的?

(2)“闻说”“也拟”“只恐”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过程?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9―10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舜于吠亩之中:                       (2)人则无法家士:

10、《格言联璧》中有一联:“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警之。”文中“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二句表达的是上联的意思还是下联的意思?请用自己的话作简单说明。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1―14题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以头地耳:         (2)?降于天:         (3)长跪而之:

12、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3、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面的句子,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与臣而将四矣。

14、唐雎以“士之怒”回击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

试题详情

2007-2008学年度淄博市张店区第二学期初二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抄写下面的诗句,力求规范美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遗(    )         (2)(    )好         (3)归(    )

3、根据拼音写汉字。

(1)杀lù(    )         (2)zhě(    )皱          (3)狼jí(    )

4、下面是一位同学致老师的赠言,请仿写一句赠言,献给你的父母、朋友或同学。

人生的岁月是一串珍珠,漫长的生活是一组乐曲。亲爱的老师,愿你永远拥有其中最璀璨的珍珠,最精彩的乐章!

5、一位学生在学习中写落叶飘零的情景时写道:“一片片的落叶,轻轻悠悠地飘向原野、大道,也飘在人们身上。”请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将这句话修改得形象些,读起来有一种韵律感。

6、七年级某班准备向大家征集“我最喜欢的名著”阅读感言,请你以《西游记》为阅读的名著,写上几句感言。(注意:不一定要在句式上模仿示例,关键在于谈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示例:初读《骆驼祥子》,觉得故事好玩;再读,看到了他挣扎的痛苦,看到了他在痛苦中走向堕落的无奈。我的理解在加深,对祥子的同情和怜悯也在加深。我真想走进小说,帮他一把。

7、阅读李白的《渡荆门送别》,然后回答问题。

远渡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出了什么样的景象?

二、文言文

8、默写。

(1)山重水复疑无路,                                       

(2)                          ,归雁入胡天。

(3)劝君更尽一杯酒,                                       

(4)                                        ,自缘身在最高层。

(5)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虽席地不容也:

(2)自望以致十八日为盛:

(3)既而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10、翻译下列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1、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

(1)本文的作者是                   ,他是北魏                  学家。

(2)在选文最后的横线上按课文原句填上渔歌的内容。

(3)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

①略无处:                              ②属凄异:

(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5)李白有诗云:“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诗所描画的意境,可以用选文中的那几句话来形容?

(6)选文的最后一段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从哪个词体现出来的?

试题详情

2007-2008学年度昌邑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15分)

1.根据注音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字。(4分)

  ①便是xiè(    )dú(    )职业之神圣。

  ②面对我们时代卷zhì(    )洁繁的产品。

  ③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zhì(    )的友谊。

2.名著阅读:(3分)

《水浒传》中的“水浒”是______________的意思,有“在野”的含义。其结构是一环扣一环的叙述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所写故事每一个都有着相对的_____________性,但故事与故事之间又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性。

3.根据提示,填写句子。(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②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欲先走。

③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模仿示例的写法,选择“蚕”或“鹦鹉”再仿写一句。(2分)

  老虎:都说我狠毒,可我从来不吃自己的孩子。(虎毒不食子)

  野狼:虽然披了羊皮,但还是没人把我看作羊。(披着羊皮的狼)

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鹦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二部分  阅读鉴赏(共40分)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1小题。(14分)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垦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5.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两段文字的内容。(2分)

  甲段:

  乙段:

6.从这两段文字中找出最能反映人物特征的语句。(2分)

  甲段:

  乙段:

7.下面两句话的加线部分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正确的一项分别是(2分)

(1)甲段: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    (    )

  A.这时的孔乙己,身心受摧残,已经不成样子,所以不想再同人争辨了。

  B.孔乙己自知处境十分惨,已无力也无法再与人争辩,但仍想尽力维护自己的“尊严”。

  C.孔乙己想分辩,但碍于欠了掌柜十九个钱,怕掌柜不肯再卖酒给他喝,只好忍气吞声。

  D.孔乙己自知被丁举人打断了腿,而且这事人家都知道,没有理由争辨,只好默认。

(2)乙段:“噫!好了!我中了!”    (    )

  A.范进知道自己中举了,觉得几十年贫困屈辱的生活终于熬到头了,从此可以过上好日子。

  B.范进得知自己中举后,顿感身价陡增百倍,从此可以成为人上人。

  C.范进得知自己中举的消息后,为有了一块向上爬的基石而狂喜。

  D.范进知道自己中举了,从自卑到自大,得意扬扬,踌躇满志。

8.这两段文字都用多种描写方法(如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请分别举出你感受最深的一种来分析。(2分)

甲段:

乙段:

9.甲段中的环境描写有什么样的作用?(2分)

10.这两段文字,在客观的描述中反映出作者的情感态度,请作具体分析。(2分)

11.我们可以想像到,也许孔乙己离开酒店后没多久就死了。孔乙己离开人世已经有一百多年。据报载,现在绍兴人又开了咸亨酒店,还塑了孔乙己的像,招徕八方游客,当然已不是四文钱一碗酒,一文钱一碟茴香豆了。这是孔乙己所料想不到的。你对此有何感想?(2分)

(二)赏析下文。完成12―14小题。(5分)

谢天

陈之藩

    ①在小时候,每当冬夜,我们一家人围着个大圆桌吃饭。我经常坐在祖母身旁,祖母总是摸着我的头说:“感谢老天爷赏我们家吃饭。记住!饭碗里一粒米都不许剩,要是糟蹋粮食,老天爷就不给咱们饭了。”

    ②刚上小学的我,正在念一些打倒偶像、破除迷信的课文。我的学校,就是从前的关帝庙,我的书桌就是供桌。我曾给周仓画上眼镜,给关平戴上胡子。祖母的话,老天爷什么的,我觉得是既多余,又落伍的。

    ③不过,我却很尊敬我的祖父母,因为这饭确实是他们挣来的,这家确实是他们建立的。我感谢面前的祖父母,不必感谢渺茫的老天爷。

    ④祖父长年在风雨里辛劳,祖母每天在茶饭里刻苦,他们明明知道要滴下眉毛上的汗珠,才能捡起田中的麦穗,为什么要谢天?我,一个小孩子,混吃混玩,而我为什么不感谢老天爷?――这个问题,在我的心中一直是个谜。

    ⑤直到前年,我在普林斯敦,浏览爱因斯坦的《我所看见的世界》,又得到一种新的体会。

    ⑥我在这读书,看到爱因斯坦对谢天的看法。比如:在与原子始祖波尔的争辩中,爱因斯坦不忘赞美波尔;在数学大师劳伦兹的纪念会上,他的谦卑的致辞更使人动容。我忽然发现爱因斯坦想尽量给人一个印象,即“相对论”不是甲发明的,就是乙发明的,而与爱因斯坦本人不相干似的。就连《相对论》本文中,爱因斯坦也会突然天外飞来一笔:“这如不是劳伦兹,就不能出‘相对论’!”像爱氏这种不居功的态度,其实是史册中少见的,爱因斯坦感谢了这位,感谢那位,感谢了古人,感谢今人,就是不提他自己。

    ⑦我就想,为什么立功者偏不居功?像爱因斯坦之于“相对论”,像我祖母之于我家。

    ⑧几年来自己到处奔波,挣了几碗饭吃,作了一些研究,写了几篇学术文章,真正做了点事之后,才有了一种新的觉悟,即是无论什么事,得之于人者太多,出之于己者太少。因为需要感谢的人太多了,就感谢天罢。无论什么事,也需要先人的遗爱和遗产,众人的支持与合作,机会的等候与到来,这些缺一不可。越是真正做过一点事,越是感觉到自己贡献的渺小。

    ⑨于是,创业的人都会自然想到天,而败家的人却无时不想到自己。

12.第④段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是什么?(2分)

13.文章的标题是“谢天”,为什么要谢天?用文中语言回答。(1分)

14.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请用简要的文字加以概括。(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5―18小题。(9分)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①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间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②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的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③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形成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④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⑤一生中能有这样的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的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

15.第①段中“停止思想”、“安静地睡着了”等说法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马克思逝世的_________________心情;用了“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这样的尊称,表达出对马克思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2分)

16.文中重点歌颂了马克思对人类的哪两点贡献?(2分)

17.第⑤段“但是”领起的内容,从马克思理论研究的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上赞扬他多方面的辉煌业绩,_________________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3分)

18.第③~⑤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2分)

(四)阅读古诗,完成19―20小题。(3分)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9.“且教桃李闹春风”中的“闹”出自宋祁《玉楼春》词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1分)

20.对这首诗的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一二句写数点海棠花蕾嵌于枝间重重新绿之中,意在用绿叶衬托海棠花蕾,使海棠花蕾显得更明丽醒目、妖艳动人。

  B.“小蕾深藏数点红”一个“藏”字是诗眼,它使人联想无穷,使人想到的不只是花蕾,竟是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从而为三四句托物言志伏笔。

  C.作者笔锋一转由海棠引出桃李。作者赞扬桃李盛开,姹紫嫣红,在一片春光中热闹地争相媚人。

  D.“爱惜芳心莫轻吐”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联系诗题来看,作者这一劝诫,表面是对海棠而言,其深意是寄语儿辈要像海棠一样珍惜它的开放,只有这样才能开得长久。

(五)对比阅读以下两段文字。完成21―24小题。(9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乙)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3分)

  (1)无从书    (    )

  (2)余得遍观群书    (    )

  (3)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    )

2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是否一样?请加以辨析。(2分)

  录毕,送之

  无奔之劳矣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句子。(2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24.甲、乙两段文字是怎样进行对比的?通过对比,说明了什么?(2分)

第三部分  写作(60分)

  题目《唉,我的_________________》

  写作提示:这是一个极富情感味的半命题作文,首先要考虑补全文题,可以在人群中寻找生活的踪影,如糊涂老爸、知心爷爷、野蛮同学等等,还可以开阔视野,从另类的角度人手,如小猫小狗、期末考试等等,要定好写作对象,以利于行文构思。无论写人,还是写物,都要有精彩生动的场面描写,鲜活灵动的细节描写,注重表达方式的多样性,试想,一个“唉”字,该给我们提供了多少抒情的空间呀。

试题详情

  2007-2008学年度济宁市嘉祥县第二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试题详情

2007-2008学年度滕州市第二学期八年级阶段性检测

语文试卷

试题详情

2008年临沂市费县九年级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训练

语文试卷

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题详情

2007-2008学年度莘县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统一检测

语文试卷

试题详情

2007-2008学年度日照五莲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学业水平监测

语文试卷

    亲爱的同学,让我们握笔凝思,盘点一学期来的收获,与老师一起来评判自己的得失,共同分享彼此的快乐吧!

试题详情

2007-2008学年度日照五莲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学业水平监测

语文试卷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