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现要用如图1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受力的关系”,小车所受拉力及其速度大小可分别由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记录下来.速度传感器安装在距离L=48.0cm的长木板的A、B两点.
①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A.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
B.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
C.接通电源后自C点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F的大小及小车分别到达A、B时的速率vA、vB;
D.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重复D的操作.
②表中记录了实验测得的几组数据,v${\;}_{B}^{2}$-v${\;}_{A}^{2}$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的速率的平方差,则加速度的表达式a=$\frac{{{v}_{B}}^{2}-{{v}_{A}}^{2}}{2L}$.表中的第3次实验数据应该为a=2.44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如图2所示的坐标纸上已经绘出了理论上的a-F图象.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出由实验测得的a-F图线.
④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得到的两个关系图线,分析造成上述偏差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或拉力传感器读数总是偏大.根据你作出的a-F图象能(填“能”或“不能”)求出小车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
①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A.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
B.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
C.接通电源后自C点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F的大小及小车分别到达A、B时的速率vA、vB;
D.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重复D的操作.
②表中记录了实验测得的几组数据,v${\;}_{B}^{2}$-v${\;}_{A}^{2}$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的速率的平方差,则加速度的表达式a=$\frac{{{v}_{B}}^{2}-{{v}_{A}}^{2}}{2L}$.表中的第3次实验数据应该为a=2.44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次数 | F(N) | vB2-vA2(m2/s2) | a(m/s2) |
1 | 0.60 | 0.77 | 0.80 |
2 | 1.04 | 1.61 | 1.68 |
3 | 1.42 | 2.34 | |
4 | 2.62 | 4.65 | 4.84 |
5 | 3.00 | 5.49 | 5.72 |
④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得到的两个关系图线,分析造成上述偏差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或拉力传感器读数总是偏大.根据你作出的a-F图象能(填“能”或“不能”)求出小车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
11.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s的位移是2m,第2s的位移是 6m,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 | 物体零时刻的速度是2m/s | B. | 物体的加速度是4m/s2 | ||
C. | 第3s末的速度是10m/s | D. | 第3s的位移是10m |
9.已知某灵敏电流表的内阻为300Ω,量程为100μA,要把它改装成量程是3V的电压表,则应该( )
A. | 并联一个29700Ω的电阻 | B. | 串联一个29700Ω的电阻 | ||
C. | 并联一个30000Ω的电阻 | D. | 串联一个30000Ω的电阻 |
7.自高为h的塔顶自由落下一物体a,与此同时物体b从塔底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且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 | 若v0>$\sqrt{gh}$则两物体在b上升过程中相遇 | |
B. | 若v0=$\sqrt{gh}$则两物体在地面相遇 | |
C. | 若$\sqrt{gh}$>v0>$\sqrt{\frac{gh}{2}}$则两物体在b下降途中相遇 | |
D. | 若v0<$\sqrt{\frac{gh}{2}}$则两物体不可能在空中相遇 |
6.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在时间t内通过的位移为x,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0 148054 148062 148068 148072 148078 148080 148084 148090 148092 148098 148104 148108 148110 148114 148120 148122 148128 148132 148134 148138 148140 148144 148146 148148 148149 148150 148152 148153 148154 148156 148158 148162 148164 148168 148170 148174 148180 148182 148188 148192 148194 148198 148204 148210 148212 148218 148222 148224 148230 148234 148240 148248 176998
A. | 可求出物体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 | |
B. | 可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 |
C. | 可求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 |
D. | 可求出物体通过$\frac{x}{2}$时的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