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9.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

(1)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外,下列器材哪个是完成该实验所必须的?B
A.秒表B.刻度尺C.天平D.游标卡尺
(2)某实验小组打出了三条纸带,发现有一条纸带上第一个和第二个打点间的距离大约是5mm,已知交流电源的频率f=50Hz,出现这种情况可能的原因是D.
A.重锤的质量过大
B.电源电压偏大
C.打点计时器没有竖直固定
D.先释放纸带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3)某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得到如图2所示的纸带.其中打O点时释放重物,A、B、C为三个计数点,在计数点A和B、B和C之间还各有一个点.该同学用刻度尺测量O点到A、B、C三点的距离分别为h1、h2、h3.已知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f,重物质量为m,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打下B点时重物的速度为$\frac{({h}_{3}-{h}_{1})f}{4}$,OB段动能增加量为$\frac{m({h}_{3}-{h}_{1})^{2}{f}^{2}}{32}$,重力势能减少量为mgh2.如果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动能的增加量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
(4)在实际验证的过程中,该同学发现动能的增加量略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导致这一问题的出现,下面分析合理的是B.
A.所用重锤的质量太大
B.重锤和纸带下落时受到了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
C.交流电的实际频率大于50Hz
D.这一误差为偶然误差,多次实验即可减小误差.

分析 (1)根据实验的原理确定所需测量的物理量,从而确定所需的物理器材;
(2)抓住第一、二点间的距离大于自由落体运动第、二点间的距离,分析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
(3)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B点的速度,从而得出动能的增加量,根据下降的高度求出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4)由于阻力的存在,动能的增加量略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该误差无法避免,只能减小阻力的影响,减小误差.

解答 解:(1)打点计时器可以直接记录时间,不需要秒表测量时间,验证动能的增加量和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是否相等,两端都有质量,可以约去,不需要天平测量质量.测量点迹间的距离运用刻度尺,故选:B.
(2)若初速度为零,重锤的运动可以视为自由落体,则第一、二点间的距离大约2mm,而纸带上第一个和第二个打点间的距离大约是5mm,可知初速度不为零,实验时先释放纸带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故选:D.
(3)B 点的瞬时速度${v}_{B}=\frac{{h}_{3}-{h}_{1}}{2×2T}$=$\frac{({h}_{3}-{h}_{1})f}{4}$,OB段动能增加量为$△{E}_{k}=\frac{1}{2}m{{v}_{B}}^{2}=\frac{1}{2}m×\frac{({h}_{3}-{h}_{1})^{2}{f}^{2}}{16}$=$\frac{m({h}_{3}-{h}_{1})^{2}{f}^{2}}{32}$,重力势能的减小量△Ep=mgh2
(4)在实际验证的过程中,该同学发现动能的增加量略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是因为重锤和纸带下落时受到了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这一误差为系统误差.故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1)B,(2)D,(3)$\frac{({h}_{3}-{h}_{1})f}{4}$,$\frac{m({h}_{3}-{h}_{1})^{2}{f}^{2}}{32}$,mgh2,(4)B.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实验的原理和误差产生的原因,掌握纸带的处理方法,会根据纸带求解瞬时速度,从而得出动能的增加量,会根据下降的高度求解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