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3.如图所示,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固定的光滑斜面,经过时间t,与出发点(底端)的距离为l,此时速度减小为0,然后向下滑动,已知物体向上滑动和向下滑动的加速度相同,求:
(1)物体的初速度v0
(2)物体的速度大小为初速度大小的一半时经过的时间和此时到出发点的距离.

分析 (1)已知运动时间和位移,可以求出运动的平均速度,再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求出初速度v0
(2)物理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上和向下滑动的加速度相等,运用逆向思维,可以将运动简化成初速为0的匀加速,求出加速度;由速度公式求出运动的时间,由位移公式求出运动的距离.

解答 解:(1)物体向上运动的平均速度:$\overline{v}=\frac{l}{t}$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overline{v}=\frac{{v}_{0}+{v}_{t}}{2}$
       得:${v}_{0}=\frac{2l}{t}$
       (2)物体向上运动过程运用逆向思维:$l=\frac{1}{2}a{t}^{2}$
       得:$a=\frac{2l}{{t}^{2}}$
       当${v}_{1}=\frac{{v}_{0}}{2}$时,由v1=v0-at1得:${t}_{1}=\frac{t}{2}$
       此时物体距出发点的距离:$x={v}_{0}{t}_{1}-\frac{1}{2}a{t}_{1}^{2}$=$\frac{3l}{4}$
       当${v}_{2}=-\frac{{v}_{0}}{2}$时,物体已返回,则时间:${t}_{2}=\frac{3t}{2}$,
       根据运动的对称性,此时距出发点的距离仍为:$x=\frac{3l}{4}$
答:(1)物体的初速度${v}_{0}=\frac{2l}{t}$;
        (2)物体的速度大小为初速度大小的一半时,若${v}_{1}=\frac{{v}_{0}}{2}$,则经过的时间${t}_{1}=\frac{t}{2}$,到出发点的距离x=$\frac{3l}{4}$;
            若 ${v}_{2}=-\frac{{v}_{0}}{2}$,则经过的时间${t}_{2}=\frac{3t}{2}$,到出发点的距离仍为x=$\frac{3l}{4}$.

点评 本题运用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逆向思维方法,还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位移公式,这就要求对这一部分知识掌握熟练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其中第二小问中要求的速度大小为初速的一半,是一个易错点,学生很容易忽略速度具有方向的问题,造成只考虑到一种情况.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4.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利用力传感器测量细线上的拉力.按照如下步骤操作:
①安装好打点计时器和纸带,调整导轨的倾斜程度,平衡小车摩擦力;
②细线通过导轨一端光滑的定滑轮和动滑轮,与力传感器相连,动滑轮上挂上一定质量的钩码,将小车拉到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一端;
③打开力传感器并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
④释放小车,使小车在轨道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⑤关闭传感器,记录下力传感器的示数F;通过分析纸带得到小车加速度a;
⑥改变钩码的质量,重复步骤①②③④⑤;
⑦作出a-F图象,得到实验结论.
(1)某学校使用的是电磁式打点计时器,在释放小车前,老师拍下了几个同学实验装置的部分细节图,下列图中操作不正确的是ABC.

(2)本实验在操作中是否要满足钩码的质量远远小于小车的质量?不需要(填写“需要”或“不需要”);某次释放小车后,力传感器示数为F,通过天平测得小车的质量为M,动滑轮和钩码的总质量为m,不计滑轮的摩擦,则小车的加速度理论上应等于B.
A.a=$\frac{F}{2M}$
B.a=$\frac{F}{M}$
C.a=$\frac{mg-2F}{M}$
D.a=$\frac{2F}{M}$
(3)如图是某次实验测得的纸带的一段,可以判断纸带的左(填“左”或“右”)端与小车连接,在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6时,钩码的瞬时速度大小为0.75(0.73-0.75)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