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5.如图所示,有一足够长斜面,倾角α=37°,一小物块从斜面顶端A处由静止下滑,到B处后,受一与物体重力大小相等的水平向右恒力作用,物体最终停在C点(C点未画出).若AB=2.25m.物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素μ=0.5,sin37°=0.6,cos37°=0.8,g=10m/s2.求:(1)物体到达B点的速度多大?
(2)BC距离多大?
分析 (1)在AB段,重力对物块做正功,摩擦力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求解物体到达B点的速度.
(2)在BC段,重力对物块做正功,摩擦力和水平恒力都做负功,而且摩擦力增大为f2=μ(mgcos37°+Fsin37°),再根据动能定理列方程求解BC距离.
解答 解:(1)在AB段,根据动能定理:mgS1sin37°-μmgcos37°S1=$\frac{1}{2}m{v}^{2}-0$
代入解得,物体到达B点速度为:v=3m/s
(2)在BC段,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2=μ(mgcos37°+Fsin37°).
由B到C过程,根据动能定理:mgS2sin37°-f2S2-FS2cos37°=0-$\frac{1}{2}m{v}^{2}$
代入解得,BC间距离为:S2=0.5m.
答:(1)物体到达B点的速度是3m/s;(2)BC距离是0.5m.
点评 本题应用动能定理处理多过程问题,采用分段法,对于第(2)问也可以用全程列式:由A到C过程:mg(S1+S2)sin37°-f1S1-f2S2-FS2cos37°=0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5.质量为m的木板放在质量为M的木板上,一起减速向右滑行,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木块与木板相对静止,木板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1,木板受木块的摩擦力大小为f2,则( )
A. | f1=μ1Mg f2=μ1mg | B. | f1=μ2(M+m)g f2=μ1mg | ||
C. | f1=μ2mg f2=μ2mg | D. | f1=μ1(M+m)g f2=μ1mg |
3.宇宙中两个相距较近的星球可以看成双星,它们只在相互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球连线上的某一固定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双星间的距离在不断缓慢增加,设双星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双星相互间的万有引力不变 | B. | 双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均增大 | ||
C. | 双星做圆周运动的动能均减小 | D. | 双星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均增大 |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公式F=$\frac{m{v}^{2}}{r}$,这个关系式实际上是牛顿第二定律,是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验证的 | |
B. | 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公式v=$\frac{2πr}{T}$,这个关系式实际上是匀速圆周运动的一个公式,它是由速度的定义式得来的 | |
C. | 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公式$\frac{{r}^{2}}{{T}^{2}}$=R,这个关系式是开普勒第三定律,是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证明的 | |
D. | 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使用的三个公式,都是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证明的 |
10.在电场中存在A、B、C、D四点,如果A、B、C、D四点刚好构成正方形,且A、B、C、D四点的电场强度相同,则该电场( )
A. | 一定是匀强电场 | B. | 可能是一个点电荷形成的 | ||
C. | 可能是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形成的 | D. | 可能是两个等量同种点电荷形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