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9.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恒定速度v向右运动.将质量为m的物体Q轻轻放在水平传送带的左端A处,经过t秒后,Q的速度也变为v,再经t秒物体Q到达传送带的右端B处,则( )A. | 前t秒内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后t秒内物体做匀减速运动 | |
B. | 前t秒内Q的位移与后t秒内Q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3 | |
C. | Q由传送带左端运动到右端的平均功率为$\frac{{m{v^2}}}{2t}$ | |
D. | Q由传送带左端运动到右端的平均速度为$\frac{3}{4}$v |
分析 物体放上传送带后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达到传送带速度后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出前t秒内和后t秒内的位移之比.
根据动能定理求出摩擦力做功的大小,结合平均功率的公式求出平均功率的大小.
解答 解:A、在前t秒内物体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而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t秒内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相同,不受摩擦力而做匀速运动.故A错误.
B、前t秒内Q的位移与后t秒内Q的位移大小之比为$\frac{vt}{2}:vt=1:2$,故B错误.
C、根据动能定理得,$W=\frac{1}{2}m{v}^{2}$,则平均功率P=$\frac{W}{2t}=\frac{m{v}^{2}}{4t}$,故C错误.
D、Q由传送带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总位移为x=$\frac{vt}{2}+vt$=$\frac{3vt}{2}$,则平均速度$\overline{v}=\frac{x}{2t}=\frac{3}{4}v$,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可通过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来确定其运动情况,也可以通过作速度图象研究位移和平均速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9.某同学要测量一根弹簧的劲度系数k,他先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当弹簧自然下垂时,用刻度尺测得弹簧的长度为L0,分别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和3个质量为m的砝码时,测得对应的弹簧的长度为L1、L2和L3.
下表是该同学记录的数据:
(1)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每增加一个砝码时弹簧平均伸长量△L的数值为△L=1.75cm.
(2)已知重力加速度g,则计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的表达式k=$\frac{mg}{△L}$.
(3)若m=50g,g=9.8m/s2可求弹簧的劲度系数k=28N/m.
下表是该同学记录的数据:
代表符号 | L0 | L1 | L2 | L3 |
刻度数值/cm | 5.70 | 7.40 | 9.15 | 10.95 |
(2)已知重力加速度g,则计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的表达式k=$\frac{mg}{△L}$.
(3)若m=50g,g=9.8m/s2可求弹簧的劲度系数k=28N/m.
20.利用速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自动作出物体运动的图象,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的运动小车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以知道( )
A. | 小车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 | |
B. | 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为0.8m/s | |
C. | 小车做直线运动 | |
D. | 小车做曲线运动 |
17.如图所示,A为空心金属球,B为金属球,将另一带正电的小球C从A球开口处放入A球中央,不接触A球,然后用手摸一下A球,再用手接触一下B球,再移走C球,则( )
A. | A球带负电,B球带正电 | B. | A球带负电,B球不带电 | ||
C. | A、B两球都带负电 | D. | A、B两球都带正电 |
1.物体A的加速度为3m/s2,物体B的加速度为-5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B的速度可能在减小 | B. | 物体B的速度变化比A的速度变化快 | ||
C. | 物体A的速度一定在增加 | D. | 物体A的加速度比B的加速度大 |
18.如图甲所示,平行于光滑斜面的轻弹簧劲度系数为k,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斜面底端,另一端与物块A连接;两物块A、B质量均为m,初始时均静止.现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拉动物块B,使B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运动,A、B两物块在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关系分别对应图乙中A、B图线(t1时刻A、B的图线相切,t2时刻对应A图线的最高点),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 | t1时刻,弹簧形变量为$\frac{mgsinθ+ma}{k}$ | |
B. | 从开始到t1时刻,拉力F做的功比弹簧弹力做的功少 | |
C. | 从开始到t2时刻,拉力F逐渐增大 | |
D. | t2时刻,弹簧形变量为0 |
19.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结果甲队获胜,则比赛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两队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
B. | 甲队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和乙队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
C. | 甲、乙两队拉绳子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
D. | 若考虑绳子质量,则甲队拉绳子的力大于乙队拉绳子的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