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在四棱锥S﹣ABCD中,底面ABCD是直角梯形,AB垂直于AD和BC,平面SAB⊥底面ABCD,且SA=SB= ,AD=1,AB=2,BC=3.

(1)求证:SB⊥平面SAD;
(2)求二面角D﹣SC﹣B的余弦值.

【答案】
(1)证明:∵平面SAB⊥底面ABCD,面SAB∩平面ABCD=AB,

DA⊥AB,DA面ABCD,

∴DA⊥平面SAB,SB平面SAB,∴SB⊥AD,

又SA=SB= ,AB=2,∴SA⊥SB,SA∩AD=A,

∴SB⊥平面SAD.


(2)解:过点S作SO⊥AB于O,则SO⊥底面ABCD,

过O作OE∥AD,

以O为原点,OA,OE,OS所在直线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A(1,0,0),B(﹣1,0,0),C(﹣1,3,0),D(1,1,0),S(0,0,1),

=(1,1,﹣1), =(﹣2,2,0),

设平面SCD的一个法向量 =(x,y,z),

,取x=1,得 =(1,1,2),

设平面SBC的一个法向量为 =(a,b,c),

=(﹣1,0,﹣1), =(0,3,0),

,取a=1,得 =(1,0,﹣1),

cos< >= = =﹣

由图形得二面角D﹣SC﹣B的平面角是钝角,

∴二面角D﹣SC﹣B的余弦值为﹣


【解析】(1)推导出SB⊥AD,SA⊥SB,由此能证明SB⊥平面SAD.(2)以O为原点,OA,OE,OS所在直线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能求出二面角D﹣SC﹣B的余弦值.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注意点:a)定理中的“两条相交直线”这一条件不可忽视;b)定理体现了“直线与平面垂直”与“直线与直线垂直”互相转化的数学思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已知函数.

(1)判断并证明函数的奇偶性;

(2)判断当时函数的单调性,并用定义证明;

(3)若定义域为,解不等式.

【答案】(1)奇函数(2)增函数(3)

【解析】试题分析:1)判断与证明函数的奇偶性,首先要确定函数的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再判断f(-x)f(x)的关系,如果对定义域上的任意x,都满足f(-x)=f(x)就是偶函数,如果f(-x)=-f(x)就是奇函数,否则是非奇非偶函数。2)利函数单调性定义证明单调性,按假设,作差,化简,判断,下结论五个步骤。(3)由(1)(2)奇函数在(-11)为单调函数,

原不等式变形为f(2x-1)<-f(x),f(2x-1)<f(-x),再由函数的单调性及定义(-1,1)求解得x范围。

试题解析:1)函数为奇函数.证明如下:

定义域为

为奇函数

2)函数在(-11)为单调函数.证明如下:

任取,则

在(-11)上为增函数

3由(1)、(2)可得

解得: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点睛

(1)奇偶性:判断与证明函数的奇偶性,首先要确定函数的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再判断f(-x)f(x)的关系,如果对定义域上的任意x,都满足f(-x)=f(x)就是偶函数,如果f(-x)=-f(x)就是奇函数,否则是非奇非偶函数。

(2)单调性:利函数单调性定义证明单调性,按假设,作差,化简,定号,下结论五个步骤。

型】解答
束】
22

【题目】已知函数.

(1)若的定义域和值域均是,求实数的值;

(2)若在区间上是减函数,且对任意的,都有,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若,且对任意的,都存在,使得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