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同学为测定该盐酸的浓度,在实验室中进行了如下实验。

1)配制100 mL 0.10 mol/L NaOH标准溶液。

①主要操作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振荡→___________________→装瓶→贴标签。

②称量________g氢氧化钠固体粉末,所需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和镊子)、___________、小烧瓶。

2)取20.00 mL待测盐酸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自己配制的标准液NaOH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

编号

NaOH溶液的浓度(mol/L)

滴定完成时,NaOH溶液滴入的体积(mL)

待测盐酸溶液的体积(mL)

1

0.10

29.80

20.00

2

0.10

30.00

20.00

3

0.10

30.20

20.00

①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约为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排去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如图所示操作中的____________(选择甲、乙、丙填空),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

④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有_______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读数

B.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溶液润洗

C.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

D.滴定过程中,有少量标准液溅出锥形瓶外

E.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题目】2硝基13苯二酚由间苯二酚先磺化,再硝化,后去磺酸基生成。原理如下:

部分物质的相关性质如下:

名称

相对分子质量

性状

熔点/

水溶性(常温)

间苯二酚

110

白色针状晶体

110.7

易溶

2硝基13苯二酚

155

桔红色针状晶体

87.8

难溶

制备过程如下:

第一步:磺化。称取71.5g间苯二酚,碾成粉末放入烧瓶中,慢慢加入适量浓硫酸并不断搅拌,控制温度在一定范围内15min(如图1)

第二步:硝化。待磺化反应结束后将烧瓶置于冷水中,充分冷却后加入混酸,控制温度继续搅拌15min

第三步:蒸馏。将硝化反应混合物的稀释液转移到圆底烧瓶B中,然后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水蒸气蒸馏(水蒸气蒸馏可使待提纯的有机物在低于100℃的情况下随水蒸气一起被蒸馏出来,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磺化步骤中控制温度最合适的范围为(填字母)__

a.30℃~60 b.60℃~65 c.65℃~70 d.70℃~100

2)图2中的冷凝管是否可以换为图1所用冷凝管___(填)。

3)硝化步骤中制取混酸的具体操作是__

4)图2中,烧瓶A中长玻璃管起稳压作用,既能防止装置中压强过大引起事故,又能防止__;冷凝管C中可能看到的现象是__,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蒸馏,此时的操作是__(填有关旋塞和酒精灯的操作)

5)水蒸气蒸馏是分离和提纯有机物的方法之一,被提纯物质必须具备的条件正确的是__

a.不溶或难溶于水,便于最后分离

b.在沸腾下与水不发生化学反应

c.难挥发性

d.易溶于水

6)本实验最终获得12.0g桔红色晶体,则2硝基13苯二酚的产率约为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0  203151  203159  203165  203169  203175  203177  203181  203187  203189  203195  203201  203205  203207  203211  203217  203219  203225  203229  203231  203235  203237  203241  203243  203245  203246  203247  203249  203250  203251  203253  203255  203259  203261  203265  203267  203271  203277  203279  203285  203289  203291  203295  203301  203307  203309  203315  203319  203321  203327  203331  203337  203345  20361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