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在只用水和若干试管的条件下,下列各组物质中无法鉴别的是( )
A. | 硝基苯、苯、乙醇三种液体 | B. | 硫酸钠、硝酸钾、氯化钡三种固体 | ||
C. | 硫磺、过氧化钠、氯化钙三种固体 | D. | 氯化铝、偏铝酸钠、烧碱三种固体 |
12.以下实验能说明金属A一定比金属B的金属活动性强的是( )
A. | 金属A在常温下能与浓硝酸反应,而B不能 | |
B. | 金属A的阳离子的氧化性比金属B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弱 | |
C. | 工业上制取金属A只能用电解的方法,而金属B一般都用还原剂将其还原 | |
D. | 将金属A和金属B用导线相连后插入某电解质溶液中构成原电池,金属A作负极 |
11.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
A. | 铍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 |
B. | 砹是一种有色固体,HAt很不稳定,AgAt是有色难溶于水的固体 | |
C. | 高溴酸(HBrO4)的酸性比硒酸(H2SeO4)的酸性弱 | |
D. | 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和盐酸的白色固体 |
10.下列事实与推论相符的是( )
选项 | 实验事实 | 推论 |
A | H2O的沸点比H2S的沸点高 | 非金属性:O>S |
B | 盐酸的酸性比H2SO3的酸性强 | 非金属性:Cl>S |
C | 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 | 金属性:Na>K |
D | HF的热稳定性比HCl的强 | 非金属性:F>Cl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9.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 Mg2+的电子式:Mg2+ | B. | 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 ||
C. | 丙烷的分子式:CH3CH2CH3 | D. | CH4的立体结构式: |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在蔗糖中加入浓H2SO4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 |
B. | 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的细口瓶中,并置于低温阴暗处 | |
C. | 铵盐都不稳定,受热分解都生成氨气 | |
D. | 向Fe(NO3)2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的变化 |
7.某学生做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请你帮助该学生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探究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实验用品:
仪器:①试管;②胶头滴管 (请填写两种主要玻璃仪器).
药品:氯水、溴水、溴化钠溶液、碘化钾溶液、四氯化碳.
(3)实验内容(在下列空格内填写相关内容)
(4)实验结论:同一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5)问题和讨论:
①请用物质结构理论简单说明得出上述结论的原因:同一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弱
②由于F2过于活泼,很难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其氧化性的强弱.试至少列举1个事实说明F的非金属性比Cl强:HF的稳定性强于HCl.
(1)实验目的:探究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实验用品:
仪器:①试管;②胶头滴管 (请填写两种主要玻璃仪器).
药品:氯水、溴水、溴化钠溶液、碘化钾溶液、四氯化碳.
(3)实验内容(在下列空格内填写相关内容)
序号 |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 |
① | 将少量氯水滴入盛有少量NaBr溶液的试管中,振荡;再滴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 | 加入氯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滴入四氯化碳后,水层颜色变浅,四氯化碳层(下层)变为橙红色 |
② | 将少量溴水滴入盛有少量KI溶液的试管中, 振荡;再滴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 | 加入溴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褐色,滴入四氯化碳后,水层颜色变浅,四氯化碳层(下层)变为紫红色 |
(5)问题和讨论:
①请用物质结构理论简单说明得出上述结论的原因:同一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弱
②由于F2过于活泼,很难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其氧化性的强弱.试至少列举1个事实说明F的非金属性比Cl强:HF的稳定性强于HCl.
5.苯甲酸广泛用于医药、食品、染料、化工等领域.以下是实验室制备苯甲酸的一种方法.反应原理:
+2KMnO4$\stackrel{△}{→}$+2MnO2↓+KOH+H2O
+HCl→+KCl
实验步骤:
①按图组装反应装置(冷凝水、夹持及加热装置未画出),并在三颈烧瓶中依次加入120mL水、9.4g高锰酸钾和3.0mL甲苯.
②将三颈烧瓶中的混合液体搅拌、加热至沸腾,直到甲苯完全反应.
③趁热过滤反应混合物.若滤液呈紫色,则需加入适量的亚硫酸氢钠溶液至紫色褪去后再过滤,用热水洗涤滤渣,洗涤液合并至滤液中.
④用冰水冷却滤液,然后用浓盐酸酸化,过滤,用少量冷水洗涤滤渣,得到苯甲酸粗产品,经重结晶得到精制的苯甲酸.
回答下列问题:
(1)三颈烧瓶所盛液体体积通常占其容积的1/3~2/3,则本实验应选择的三颈烧瓶规格为B(填字母序号).A.100mL B.250mL C.500mL D.1000mL
(2)判断甲苯己完全反应的现象是三颈烧瓶内溶液不分层、回流液不再出现油珠.
(3)实验步骤④中,用少量冷水而不用热水洗涤滤渣的目的是减少苯甲酸因溶解造成的损失;苯甲酸粗产品除了可用重结晶法精制外,还可用升华法.
(4)写出碱性高锰酸钾溶液与亚硫酸氢钠反应生成黑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2MnO4-+3HSO3-+OH-=2MnO2↓+3SO42-+2 H2O
(5)精制的苯甲酸纯度测定:称取1.220g样品,用稀乙醇溶解并配成100mL溶液,分别取25.00mL溶液,用0.1000mo1•L-1NaOH标准溶液滴定,三次滴定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1=24.70mL.V2=24.80mL.V3=25.80mL.
①配制溶液时用稀乙醇而不用蒸馏水作溶剂的原因是常温下苯甲酸微溶于水而易溶于乙醇.
②若用酚酞作指示剂,确定滴定终点的现象是加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
③产品的纯度为99.00%.
+2KMnO4$\stackrel{△}{→}$+2MnO2↓+KOH+H2O
+HCl→+KCl
名称 | 相对分子质量 | 性状 | 熔点/℃ | 溶解度 | |
不溶 | 乙醇 | ||||
甲苯 | 92 | 无色液体易燃易挥发 | -95 | 不溶 | 易溶 |
苯甲酸 | 122 | 白色片状或针状晶体 | 122.4(100℃升华) | 25℃0.35g 80℃,2.7g | 易溶 |
①按图组装反应装置(冷凝水、夹持及加热装置未画出),并在三颈烧瓶中依次加入120mL水、9.4g高锰酸钾和3.0mL甲苯.
②将三颈烧瓶中的混合液体搅拌、加热至沸腾,直到甲苯完全反应.
③趁热过滤反应混合物.若滤液呈紫色,则需加入适量的亚硫酸氢钠溶液至紫色褪去后再过滤,用热水洗涤滤渣,洗涤液合并至滤液中.
④用冰水冷却滤液,然后用浓盐酸酸化,过滤,用少量冷水洗涤滤渣,得到苯甲酸粗产品,经重结晶得到精制的苯甲酸.
回答下列问题:
(1)三颈烧瓶所盛液体体积通常占其容积的1/3~2/3,则本实验应选择的三颈烧瓶规格为B(填字母序号).A.100mL B.250mL C.500mL D.1000mL
(2)判断甲苯己完全反应的现象是三颈烧瓶内溶液不分层、回流液不再出现油珠.
(3)实验步骤④中,用少量冷水而不用热水洗涤滤渣的目的是减少苯甲酸因溶解造成的损失;苯甲酸粗产品除了可用重结晶法精制外,还可用升华法.
(4)写出碱性高锰酸钾溶液与亚硫酸氢钠反应生成黑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2MnO4-+3HSO3-+OH-=2MnO2↓+3SO42-+2 H2O
(5)精制的苯甲酸纯度测定:称取1.220g样品,用稀乙醇溶解并配成100mL溶液,分别取25.00mL溶液,用0.1000mo1•L-1NaOH标准溶液滴定,三次滴定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1=24.70mL.V2=24.80mL.V3=25.80mL.
①配制溶液时用稀乙醇而不用蒸馏水作溶剂的原因是常温下苯甲酸微溶于水而易溶于乙醇.
②若用酚酞作指示剂,确定滴定终点的现象是加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
③产品的纯度为99.00%.
4.下列图示试验正确的是( )
0 167952 167960 167966 167970 167976 167978 167982 167988 167990 167996 168002 168006 168008 168012 168018 168020 168026 168030 168032 168036 168038 168042 168044 168046 168047 168048 168050 168051 168052 168054 168056 168060 168062 168066 168068 168072 168078 168080 168086 168090 168092 168096 168102 168108 168110 168116 168120 168122 168128 168132 168138 168146 203614
A. | 制取收集干燥氨气 | B. |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 ||
C. | 除去CO气体中的CO2气体 | D. | 配制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