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3.已知A、B、C、D、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36号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基态时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2倍,B原子基态时s电子数与p电子数相等,C在元素周期表的各元素中电负性最大,D原子基态时最外层成对电子对数是单电子数的3倍,E原子基态时未成对电子数是同周期元素中最多的.(1)基态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1.
(2)AB32-的立体构型是平面三角形,其中A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sp2.
(3)A22-与B22+互为等电子体,A22-的电子式可表示为,1mol A22-中含有的π键数目为2NA
(4)B、C元素的非金属性较强的是氟(填元素名称),可由2F2+2H2O=4HF+O2反应来证明.(填写化学方程式)
(5)A、B、D三元素可形成ABD2的化合物,其中A原子采取sp2杂化成键,其A、B原子间的σ键和π键个数比为1:1
(6)元素Cu的一种氯化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黑球表示铜原子,白球表示氯原子),该氯化物的化学式为CuCl,它可与浓氨水反应生成无色溶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最终溶液变成深蓝色,则深蓝色溶液中生成的络离子为[Cu(NH3)4]2+(填化学式).
分析 A、B、C、D、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36号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原子基态时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2倍,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所以其内层为K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所以为C元素;
C在元素周期表的各元素中电负性最大,则为F元素;
B原子基态时s电子数与p电子数相等,且原子序数小于F元素,则B为O元素;
D原子基态时最外层成对电子对数是单电子数的3倍,且原子序数大于F元素,所以D为Cl元素;
E原子基态时未成对电子数是同周期元素中最多的,则Cr元素;
再结合题目分析解答.
解答 解:A、B、C、D、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36号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原子基态时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2倍,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所以其内层为K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所以为C元素;
C在元素周期表的各元素中电负性最大,则为F元素;
B原子基态时s电子数与p电子数相等,且原子序数小于F元素,则B为O元素;
D原子基态时最外层成对电子对数是单电子数的3倍,且原子序数大于F元素,所以D为Cl元素;
E原子基态时未成对电子数是同周期元素中最多的,则Cr元素;
(1)E是Cr元素,其3d、4s能级电子为其价电子,3d、4s能级分别含有5、1个电子,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1,
故答案为:3d54s1;
(2)CO32-中C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3且不含孤电子对,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知,立体构型是平面三角形,其中C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sp2,
故答案为:平面三角形;sp2;
(3)C22-与O22+互为等电子体,C22-的电子式可表示为,1mol C22-中含有的π键数目为 2NA,
故答案为:;2NA;
(4)B是O元素、C是F元素,B、C元素的非金属性较强的是氟,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所以可由2F2+2H2O=4 HF+O2反应来证明,
故答案为:氟;2F2+2H2O=4 HF+O2;
(5)C、O、Cl三元素可形成COCl2的化合物,其中A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3,所以采取sp2杂化成键,其C、O原子间的σ键和π键个数比为1:1,
故答案为:sp2;1:1;
(6)该晶胞中Cu离子个数是4,Cl离子个数=8×$\frac{1}{8}$+6×$\frac{1}{2}$=4,所以Cu、Cl离子个数之比=4:4=1:1,所以该氯化物化学式为CuCl,它可与浓氨水反应生成无色溶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最终溶液变成深蓝色,则深蓝色溶液中生成的络离子为铜氨络离子,化学式为[Cu(NH3)4]2+,故答案为:CuCl;[Cu(NH3)4]2+.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涉及晶胞计算、原子杂化方式判断、微粒空间构型判断,正确判断元素是解本题关键,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构造原理等知识解答即可,难点是晶胞计算,注意(1)中电子处于半满、全满、全空时较稳定.
A. | NH4+、Na+、ClO-、AlO2- | B. | K+、Cu2+、Cl-、NO3- | ||
C. | K+、NH4+、Cl-、SO42- | D. | Na+、K+、SiO32-、HCO3- |
A. | HCl | B. | H2SO3 | C. | NH4+ | D. | NH3 |
A. | 质子数为18 | B. | 中子数为18 | C. | 电子数为18 | D. | 质量数为18 |
A. | CH(CH3)3:表示正丁烷的结构简式 | |
B. | C2H4O:表示乙醇的分子式 | |
C. | 表示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 |
D. | 表示乙酸的球棍模型(表示C、H、O元素) |
实验操作 | 目的 | |
A | 取绿豆大的钠分别加入到水和乙醇中 | 证明乙醇羟基中氢原子不如水分 子中氢原子活泼 |
B | 加入足量稀硝酸 |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 |
C | 将甲烷与乙烯的混合气体通入高锰酸钾溶液中 | 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 |
D | 淀粉溶液加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 后,加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 | 证明淀粉水解后产生葡萄糖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A. | 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Ag+2H++NO3-═Ag++NO↑+H2O | |
B. | 漂白粉溶液中通入过量的SO2:ClO-+SO2+H2O═HClO+HSO3- | |
C. | 酸性KI淀粉溶液久置后变蓝:4I-+O2+4H+═2I2+2H2O | |
D. | Na2S溶液使酚酞试液变红:S2-+2H2O?2OH-+H2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