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3.碱式碳酸钴[Cox(OH)y(CO3z]常用作电子材料、磁性材料的添加剂,受热时可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为了确定其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①称取3.65g样品置于硬质玻璃管内,称量乙、丙装置的质量;
②按如图所示装置组装好仪器,并检验装置气密性;
③加热甲中玻璃管,当乙装置中不再有气泡产生(填实验现象),停止加热;
④打开活塞a,缓缓通入空气数分钟后,称量乙、丙装置的质量;
⑤计算.
(2)步骤④中缓缓通人空气数分钟的目的是将装置中生成的CO2和H2O全部排入乙、丙装置中.
(3)某同学认为上述实验装置中存在一个明显缺陷,为解决这一问题,可选用图2装置中的D(填字母)连接在活塞a前(填装置连接位置).
(4)若按正确装置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
乙装置的质量/g丙装置的质量/g
加热前80.0062.00
加热后80.3662.88
则该碱式碳酸钴的化学式为Co2(OH)4(CO32
(5)含有Co(AlO22的玻璃常用作实验室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该玻璃的颜色为蓝色.
(6)CoCl2•6H2O常用作多彩水泥的添加剂.以含钴废料(含少量Fe、Al等杂质)制取CoCl2•6H2O的一种工艺如图3:
已知:
沉淀物Fe(OH)3Fe(OH)2Co(OH)2Al(OH)3
开始沉淀(pH)2.37.57.63.4
完全沉淀(pH)4.19.79.25.2
①净化除杂时,加入 H2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②加入CoCO3 调pH为5.2~7.6,则操作1获得的滤渣成分为Fe(OH)3和Al(OH)3
③加盐酸调整pH为2~3的目的为抑制CoCl2的水解.
④操作Ⅱ过程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填操作名称)、过滤.

分析 (1)③加热甲中玻璃管,当乙装置中不再有气泡产生,即碱式碳酸钴分解完毕;
(2)步骤④中缓缓通入空气数分钟,将装置中生成的CO2和H2O全部排入乙、丙装置中,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3)在活塞a前,加装装置D,装置中盛放的碱石灰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4)碱式碳酸钴样品3.65g,反应前乙装置的质量为80.00g,反应后质量为80.36g,故生成水的质量为80.36g-80.00g=0.36g,物质的量为$\frac{0.36g}{18g/mol}$=0.02mol;反应前丙装置的质量为62.00g,反应后质量为62.88g,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62.88g-62.00g=0.88g,物质的量为$\frac{0.88g}{44g/mol}$=0.02mol,故Co的质量为3.65g-0.02mol×2×17g/mol-0.02mol×60g/mol=1.77g,故Co原子物质的量为:$\frac{1.77g}{59g/mol}$=0.03mol,根据Co、H、C元素守恒可知,x:y:z=0.03mol:0.02mol×2:0.02mol=3:4:2,得到化学式;
(5)含有Co(A1022的玻璃常用作实验室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该玻璃为蓝色,可以滤去黄光的干扰;
(6)钴废料含少量Fe、Al等杂质,含钴废料加入盐酸加热酸浸,得到溶液中含有氯化亚铁,氯化铝氯化钴等,加入过氧化氢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加入碳酸钴调节溶液PH使铁离子和铝离子全部沉淀,过滤得到滤液中加入盐酸调节溶液PH值通过2-3,抑制钴离子水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氯化钴晶体;
①三价铁离子易转化为沉淀,所以要把二价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
②调节溶液的pH值,使溶液中铁离子和铝离子生成沉淀,而钴离子存在溶液中,从而将铁离子、铝离子和钴离子分开;
③加盐酸调整pH为2~3的目的是抑制氯化钴的水解;
④分析可知操作Ⅱ过程为的溶质晶体的过程,利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

解答 解:(1)③加热甲中玻璃管,当乙装置中不再有气泡产生,即碱式碳酸钴分解完毕,故答案为:不再有气泡产生;
(2)步骤④中缓缓通入空气数分钟,将装置中生成的CO2和H2O全部排入乙、丙装置中,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故答案为:将装置中生成的CO2和H2O全部排入乙、丙装置中;
(3)在活塞a前,加装装置D,装置中盛放的碱石灰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D;活塞a前(或装置甲前);
(4)碱式碳酸钴样品3.65g,反应前乙装置的质量为80.00g,反应后质量为80.36g,故生成水的质量为80.36g-80.00g=0.36g,物质的量为$\frac{0.36g}{18g/mol}$=0.02mol;反应前丙装置的质量为62.00g,反应后质量为62.88g,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62.88g-62.00g=0.88g,物质的量为$\frac{0.88g}{44g/mol}$=0.02mol,故Co的质量为3.65g-0.02mol×2×17g/mol-0.02mol×60g/mol=1.77g,故Co原子物质的量为:$\frac{1.77g}{59g/mol}$=0.03mol,根据Co、H、C元素守恒可知,x:y:z=0.03mol:0.02mol×2:0.02mol=3:4:2,故碱式碳酸钴的化学式为Co3(OH)4(CO32
故答案为:Co3(OH)4(CO32
(5)含有Co(A1022的玻璃常用作实验室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该玻璃为蓝色,可以滤去黄光的干扰,故答案为:蓝色;
(6)①三价铁离子易转化为沉淀,所以要加入氧化剂过氧化氢把二价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而不会引入新的杂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故答案为:2Fe2++H2O2+2H+=2Fe3++2H2O;
②废料加入盐酸后生成氯化物,然后加入双氧水,二价铁离子被双氧水氧化生成三价铁离子,根据沉淀的pH值表格知,当溶液的pH值为5.2时,铁离子和铝离子被完全沉淀,当溶液的pH值为7.6时,钴离子才开始产生沉淀,所以要想将铁离子、铝离子和钴离子分离,溶液的pH值应该不小于5.2不大于7.6,则操作I获得的滤渣成分为Fe(OH)3和Al(OH)3
故答案为:Fe(OH)3和Al(OH)3
③加盐酸调整pH为2~3的目的为抑制CoCl2的水解,故答案为:抑制CoCl2的水解;
④操作Ⅱ过程为的溶质晶体的过程,利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故答案为:冷却结晶.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理解、方案设计的评价、实验装置的理解、物质组成的测定等,难度中等,理解实验原理是解题的关键,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与综合运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7.富氧底吹熔池炼铜新工艺是比较成熟和完善的先进工艺,该工艺中铜的回收率达到7.98%,金、银等黄金属的回收率都超过97%,其反应炉工业流程如图所示.

(1)该新工艺的优点之一是混合矿料不需干燥、磨细,烟气进入余热锅炉后,在气一液一固三相高温“乳化液”中,炉料很快熔化并迅速反应,经静电除尘后进入酸厂回收利用,该工艺体现绿色化学的学科思想
(2)该新工艺的优点之二是首次投科需要添加少量的燃料,当反应充分启动后就不再需要投放燃料,说明反应炉中的反应总体来说是放热反应
(3)此法主要用于冶炼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经过反应炉充分煅烧后,最终化合态的铜生成固相Cu和气相SO2,请写出冶炼黄铜矿过程中三个重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2CuFeS2+O2=Cu2S+2FeS+SO2②2Cu2S+3O2=2Cu2O+2SO2③2Cu2O+Cu2S=6Cu+SO2
(4)从放铜琉口放出的铜硫中还含有铁和硫,用吹练法出去铁和硫是火法冶炼组铜的最后一道工序,吹练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使铁氧化造渣,主要反应为:①2FeS+3O2+SiO2=2FeO•SiO2+2SO2;第二阶段是时前面工艺余下的CuS氧化成组铜,主要反应为:②Cu2S+O2=2Cu+SO2,下列关于反应①、②的分析错误的是BC(填答案选项的序号)
A.反应②的氧化剂只有O2
B.硫元素在反应①和②中均被氧化
C.反应①和②中都有共价键的破坏和新共价键的形成
(5)如图渣包中的炉渣含有FeO3、FeO、SiO2等,从以下提供的试剂中选用合适的试剂,设计实验检验炉渣中的FeO提供的试剂:KMnO2溶液、KSCN溶液、稀硫酸、稀盐酸
所选试剂是:稀硫酸KMnO4溶液实验现象是:稀硫酸浸取炉渣所得的溶液使KMnO4溶液褪色
(6)“氧气底吹熔炼”工艺在造硫熔炼过程中,可以做到不需要配煤燃料,以黄铜矿(纯度为0.90,反应转化率为98%)为铜,处理1吨黄铜矿可减排CO2200kg,若年产20万吨铜,则每年可减排CO25.34×104万吨(结果保留小数点后2位小数)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