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8.下列关于SO2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可使石蕊试液褪色 | B. | 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4 | ||
C. | 不能与过氧化氢(H2O2)溶液反应 | D. | 能使品红褪色,加热后又出现红色 |
分析 A.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但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
B.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能和碱反应生成亚硫酸盐;
C.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被氧化剂氧化;
D.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而具有漂白性,但漂白性不稳定.
解答 解:A.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但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电离出氢离子而导致溶液呈酸性,所以二氧化硫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但不褪色,故A错误;
B.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能和NaOH反应生成Na2SO3,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被氧化剂双氧水氧化,所以二氧化硫能和双氧水反应,故C错误;
D.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而具有漂白性,但漂白性不稳定,加热后易复原,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二氧化硫的漂白性、还原性,二氧化硫中S元素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导致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还原性,注意二氧化硫和次氯酸漂白性原理的区别,易错选项是A,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2.一定条件下,将3molA和1molB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C(g)+2D(s).2min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D的物质的量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时,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 |
B. | 2min后,加压会使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变慢,平衡正向移动 | |
C. | 反应过程中A和B的转化率之比为3:1 | |
D. | 该条件下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值约为0.91 |
3.碱式碳酸钴[Cox(OH)y(CO3)z]常用作电子材料、磁性材料的添加剂,受热时可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为了确定其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①称取3.65g样品置于硬质玻璃管内,称量乙、丙装置的质量;
②按如图所示装置组装好仪器,并检验装置气密性;
③加热甲中玻璃管,当乙装置中不再有气泡产生(填实验现象),停止加热;
④打开活塞a,缓缓通入空气数分钟后,称量乙、丙装置的质量;
⑤计算.
(2)步骤④中缓缓通人空气数分钟的目的是将装置中生成的CO2和H2O全部排入乙、丙装置中.
(3)某同学认为上述实验装置中存在一个明显缺陷,为解决这一问题,可选用图2装置中的D(填字母)连接在活塞a前(填装置连接位置).
(4)若按正确装置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
则该碱式碳酸钴的化学式为Co2(OH)4(CO3)2.
(5)含有Co(AlO2)2的玻璃常用作实验室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该玻璃的颜色为蓝色.
(6)CoCl2•6H2O常用作多彩水泥的添加剂.以含钴废料(含少量Fe、Al等杂质)制取CoCl2•6H2O的一种工艺如图3:
已知:
①净化除杂时,加入 H2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②加入CoCO3 调pH为5.2~7.6,则操作1获得的滤渣成分为Fe(OH)3和Al(OH)3.
③加盐酸调整pH为2~3的目的为抑制CoCl2的水解.
④操作Ⅱ过程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填操作名称)、过滤.
(1)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①称取3.65g样品置于硬质玻璃管内,称量乙、丙装置的质量;
②按如图所示装置组装好仪器,并检验装置气密性;
③加热甲中玻璃管,当乙装置中不再有气泡产生(填实验现象),停止加热;
④打开活塞a,缓缓通入空气数分钟后,称量乙、丙装置的质量;
⑤计算.
(2)步骤④中缓缓通人空气数分钟的目的是将装置中生成的CO2和H2O全部排入乙、丙装置中.
(3)某同学认为上述实验装置中存在一个明显缺陷,为解决这一问题,可选用图2装置中的D(填字母)连接在活塞a前(填装置连接位置).
(4)若按正确装置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
乙装置的质量/g | 丙装置的质量/g | |
加热前 | 80.00 | 62.00 |
加热后 | 80.36 | 62.88 |
(5)含有Co(AlO2)2的玻璃常用作实验室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该玻璃的颜色为蓝色.
(6)CoCl2•6H2O常用作多彩水泥的添加剂.以含钴废料(含少量Fe、Al等杂质)制取CoCl2•6H2O的一种工艺如图3:
已知:
沉淀物 | Fe(OH)3 | Fe(OH)2 | Co(OH)2 | Al(OH)3 |
开始沉淀(pH) | 2.3 | 7.5 | 7.6 | 3.4 |
完全沉淀(pH) | 4.1 | 9.7 | 9.2 | 5.2 |
②加入CoCO3 调pH为5.2~7.6,则操作1获得的滤渣成分为Fe(OH)3和Al(OH)3.
③加盐酸调整pH为2~3的目的为抑制CoCl2的水解.
④操作Ⅱ过程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填操作名称)、过滤.
13.工业上常用FeSO4制备Fe2O3,反应方程式为:2FeSO4$\frac{\underline{\;高温\;}}{\;}$Fe2O3+SO2↑+SO3↑,若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氯化钡和氨水的混合溶液中,得到的沉淀物是( )
A. | BaSO3和BaSO4 | B. | BaS | C. | BaSO3 | D. | BaSO4 |
17.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
A. | 3,3-二甲基丁烷 | B. | 3-甲基-1-戊烯 | ||
C. | 2,2-二甲基-1-戊烯 | D. | 3-甲基-2-乙基戊烷 |
18.现有七种元素,其中A、B、C、D、E为短周期主族元素,F、G为第四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请根据下列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1)已知BA5为离子化合物,写出其电子式.
(2)B的基态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其电子云在空间有3个伸展方向,原子轨道呈纺锤形.
(3)某同学根据上述信息,推断C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为:,该同学所画的电子排布图违背了泡利原理.
(4)G位于ⅦB族d区,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2.
(5)请写出元素D、E、F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成对电子数1、3、1.
A元素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也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 |
B元素原子的核外p电子数比s电子数少1. |
C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分别是:I1=738kJ/mol I2=1451J/mol I3=7733kJ/mol I4=10540kJ/mol |
D原子核外所有p轨道全满或半满. |
E元素的主族序数与周期数的差为4. |
F是前四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 |
G在周期表的第七列. |
(2)B的基态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其电子云在空间有3个伸展方向,原子轨道呈纺锤形.
(3)某同学根据上述信息,推断C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为:,该同学所画的电子排布图违背了泡利原理.
(4)G位于ⅦB族d区,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2.
(5)请写出元素D、E、F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成对电子数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