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依据第2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C、N、O第一电离能大小排列是
 

(2)NF3可由NH3和F2在Cu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直接得到:2NH3+3F2
 Cu 
.
 
NF3+3NH4F
①上述化学方程式中的5种物质所属的晶体类型有
 
(填序号).
a.离子晶体   b.分子晶体   c.原子晶体   d.金属晶体
②基态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3)BF3与一定量水形成(H2O)2?BF3晶体Q,Q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R:

①晶体Q中各种微粒间的作用力不涉及
 
(填序号).
a.离子键 b.共价键  c.配位键 d.金属键 e.氢键 f.范德华力
②R中阳离子的空间构型为
 
,阴离子的中心原子轨道采用
 
杂化.
(4)已知苯酚()具有弱酸性,其Ka=1.1×10-10;水杨酸第一级电离形成的离子能形成分子内氢键.据此判断,相同温度下电离平衡常数Ka2(水杨酸)
 
Ka(苯酚)(填“>”或“<”),其原因是
 
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原子轨道杂化方式及杂化类型判断,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
分析:(1)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IIA族、第V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
(2)①氨气、氟气以及NF3为分子晶体,铜为金属晶体,NH4F为离子晶体;
②Cu元素为29号元素,原子核外有29个电子,结合构造原理书写;
(3)①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易形成共价键,含有空轨道的原子和含有孤电子对的原子之间易形成配位键,分子之间存在范德华力,水分子中的O原子和其它分子中的H原子易形成氢键;
②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H3O+空间构型、阴离子中中心原子杂化方式;
(4)中形成分子内氢键,使其更难电离出H+
解答: 解:(1)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IIA族、第V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C、N、O中N原子最外层为半充满结构,较为稳定,所以它们的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是I1(N)>I1(O)>I1(C),
故答案为:N>O>C;
(2)①氨气、氟气以及NF3为分子晶体,铜为金属晶体,NH4F为离子晶体,
故答案为:abd;
②Cu元素为29号元素,原子核外有29个电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
(3)①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易形成共价键,B原子含有空轨道、O原子含有孤电子对,所以B原子和O原子之间存在配位键,分子之间存在范德华力,水分子中的O原子和其它分子中的H原子易形成氢键,所以不涉及的是离子键和金属键,故选ad;
②H3O+中O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3+
1
2
(6-1-3×1)=4且含有一个孤电子对,所以为三角锥形结构,阴离子中中心原子B原子含有4个σ键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B原子采用sp3杂化方式,
故答案为:三角锥形;sp3
(4)中形成分子内氢键,使其更难电离出H+,故相同温度下电离平衡常数Ka2(水杨酸)<Ka(苯酚),
故答案为:<;中形成分子内氢键,使其更难电离出H+
点评:本题考查了粒子空间构型的判断、原子杂化方式的判断、第一电离能、化学键等知识点,这些知识点都是高考高频点,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元素周期律等知识点来分析解答即可,注意第一电离能的规律及异常现象,为易错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