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6.化合物I(C11H12O3)是制备液晶材料的中间体之一,其分子中含有醛基和酯基.I可以用E和H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已知以下信息:
①A的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其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
②R-CH-CH2 $\frac{①{B}_{2}{H}_{6}}{②\frac{{H}_{2}O}{O{H}^{-}}}$R-CH2CH2OH;
③化合物F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
④通常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
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名称为2-甲基-1-丙醇.
(2)D的结构简式为(CH3)2CHCHO.
(3)E的分子式为C4H8O2.
(4)F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stackrel{光照}{→}$+2HCl,该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5)I的结构简式为.
(6)I的同系物J比I相对分子质量小14,J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如下条件:①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②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共有18种(不考虑立体异构).J的一个同分异构体发生银镜反应并酸化后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且峰面积比为2:2:1,写出J的这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分析 A为饱和氯代烃,A的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其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则A的结构简式为A为(CH3)3CCl,在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B为CH2=C(CH3)2,B发生信息2中的反应生成C为(CH3)2CHCH2OH,C发生催化氧化生成D为(CH3)2CHCHO,D再与氢氧化铜反应,酸化得到E为(CH3)2CHCOOH,
F的分子式为C7H8O,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应含有2个不同的侧链,且处于对位,则F为,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G为,G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发生水解反应,酸化得到H,由于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故H为,H与E发生酯化反应生成I,其分子中含有醛基和酯基,故I为,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A为饱和氯代烃,A的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其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则A的结构简式为A为(CH3)3CCl,在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B为CH2=C(CH3)2,B发生信息2中的反应生成C为(CH3)2CHCH2OH,C发生催化氧化生成D为(CH3)2CHCHO,D再与氢氧化铜反应,酸化得到E为(CH3)2CHCOOH,
F的分子式为C7H8O,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应含有2个不同的侧链,且处于对位,则F为,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G为,G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发生水解反应,酸化得到H,由于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故H为,H与E发生酯化反应生成I,其分子中含有醛基和酯基,故I为,
(1)C为(CH3)2CHCH2OH,C的化学名称为是2-甲基-1-丙醇,故答案为:2-甲基-1-丙醇;
(2)通过以上分析知,D的结构简式为(CH3)2CHCHO,故答案为:(CH3)2CHCHO;
(3)E为(CH3)2CHCOOH,E的分子式为C4H8O2,故答案为:C4H8O2;
(4)F为,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G为,F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为 +2Cl2$\stackrel{光照}{→}$+2HCl,该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故答案为:+2Cl2$\stackrel{光照}{→}$+2HCl;取代反应;
(5)通过以上分析知,I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6)I的同系物J比I相对分子质量小14,则J比I少一个-CH2原子团,J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如下条件:①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②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说明J的同分异构体含有-CHO、-COOH,
侧链为-CHO、-CH2CH2COOH,有邻、间、对三种位置,
侧链为-CHO、-CH(CH3)COOH,有邻、间、对三种位置,
侧链为-CH2CHO、-CH2COOH,有邻、间、对三种位置,
侧链为-CH2CH2CHO、-COOH,有邻、间、对三种位置,
侧链为-CH(CH3)CHO、-COOH,有邻、间、对三种位置,
侧链为-CH3、-CH(CHO)COOH,有邻、间、对三种位置,
故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6×3=18种,
J的一个同分异构体发生银镜反应并酸化后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且峰面积比为2:2:1,而J的同分异构体发生银镜反应并酸化后的产物苯环侧链至少有2种H原子,故产物中苯环上只有1种H原子,产物有2个-COOH,应还含有2个-CH2-,2个侧链相同且处于对位,产物中侧链为-CH2COOH,故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18;.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侧重考查分析推断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根据反应条件结合题给信息判断物质结构,熟练掌握常见有机物官能团及其性质、反应条件,难点是同分异构体种类判断,题目难度中等.
A. | H2SO4 | B. | C2H5OH | C. | 稀HNO3 | D. | NaOH溶液 |
A. | 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不同,NH3为sp2型杂化,而CH4是sp3型杂化 | |
B. | NH3分子中N原子形成三个杂化轨道,CH4分子中C原子形成4个杂化轨道 | |
C. | 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 | |
D. | 氨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甲烷 |
元素 | 有关信息 |
A |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 |
B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C | 单质须保存在煤油中 |
D | 单质与NaOH溶液反应可用于生产漂白液 |
E | 单质是生活中用量最大的金属,其制品在潮湿空气中易被腐蚀或损坏 |
(1)A的氢化物分子的电子式是,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H3+H+=NH4+
(2)B、C组成的某种化合物和B的某种氢化物反应可生成B的单质,则B、C组成的该化合物所含有的化学键为离子键、共价键
(3)A、D的氢化物相互反应,产生白色固体NH4Cl(填化学式),对该固体中阳离子存在检验的操作方法及现象是:取该白色固体少许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浓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试管口检验放出的气体,若试纸变蓝(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有白烟产生),证明存在该阳离子.
时间/s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c(N2O4)/(mol•L-1) | 0.100 | 0.070 | 0.050 | 0.040 | 0.040 | 0.040 |
此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为0.36.
(2)下列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D
A.2v(N2O4)=v(NO2)
B.体系的颜色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3)该反应达到平衡后,降温至50℃,c(N2O4)变为0.080mol•L-1,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填“深”或“浅”),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判断的理由是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c(N2O4)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
(4)该反应达平衡后,若只改变一个条件,达新平衡时,下列能使NO2的体积分数增大的是:BC
A.充入一定量的NO2
B.增大容器的容积
C.分离出一定量的NO2
D.充入一定量的N2
(5)100℃时,若将9.2gNO2和N2O4气体放入1L密闭容器中,某时刻测得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0,则此时v正(N2O4)<v逆(N2O4).(填“>”、“=”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