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8分) (1)某实验小组的甲同学用图l所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加热设备及夹持固定装置均略去)。

①试管a中需要加入浓硫酸、冰醋酸和乙醇各2mL,正确的加入顺序及操作是        
②试管a中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             ,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          (填序号)。

A.立即补加B.不需补加C.冷却后补加D.重新配料
③实验中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i)               ;(ii)                    
④试管b中盛有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                    
⑤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b,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               
(2)该小组的乙同学利用图2所示装置制备并收集干燥的NO2气体。
①图2中仪器n的名称是       
②请在方框内画出用集气瓶收集NO2的装置图。
③写出仪器n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该小组的丙同学利用图2所示装置制取NH3和O2的混合气体,并且利用图3所示装置验证NH3的某些性质。m中加入浓氨水,q中加入碱石灰,e内放置催化剂(铂石棉),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x→y→z→h。
①图2仪器n内需加入固体试剂的名称为       
②实验中观察到e内有红棕色气体出现,证明氨气具有 性,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①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和冰醋酸  ②防止暴沸;C
③加快反应速率;及时将产物乙酸乙酯蒸出,以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④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 ⑤b中的液体分层,上层是透明的油状液体
(2)①圆底烧瓶 ②
③Cu+4H++2NO3-=Cu2++2H2O+2NO2
(3)①过氧化钠 ②还原 ③4NH3+5O24NO+6H2O、2NO+O2=2NO2                                    

解析试题分析:(1)①浓硫酸密度大,应将浓硫酸加入到乙醇中,以防酸液飞溅,乙酸易挥发,冷却后再加入乙酸。
②液体加热要加碎瓷片,防止暴沸,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碎瓷片,应冷却至室温,补加碎瓷片,故答案为:防止暴沸;C。
③实验中加热试管,反应的温度高,反应速度快,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温度高,乙酸乙酯的沸点低,易挥发,所以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利于生成乙酸乙酯,故答案为:加快反应速率;及时将产物乙酸乙酯蒸出,以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④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目的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
⑤乙酸乙酯,其密度比水小,所以在碳酸钠溶液层上方有无色油状液体出现。
(2)①根据仪器的结构特点可知,图2中仪器n的名称是圆底烧瓶。
②二氧化氮气体易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且和氧气不反应,所以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另外NO2是大气污染物,需要有尾气吸收装置,则装置图为
③铜与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4H++2NO3-=Cu2++2H2O+2NO2↑。
(3)①过氧化钠与H2O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同时放出大量热,温度升高使浓氨水中氨的溶解度减小而逸出;氢氧化钠电离出的OH-增大了氨水中OH-浓度,促使氨水电离平衡左移,导致氨气放出;②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所以氨气作还原剂,体现其还原性;氨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一氧化氮和氧气能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反应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2NO+O2=2NO2
考点:考查乙酸乙酯和NO2制备的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