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4.卤族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很多,我们可以利用所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相关知识去认识和理解
(1)卤族元素位于周期表的p区,溴的价电子排布式为4s24p5
(2)在不太稀的溶液中,氢氟酸是以二分子缔合(HF)2形式存在,使分子缔合的作用力是氢键
(3)根据表中提供的第一电离能数据判断,最有可能生成较稳定的单核阳离子的卤素原子是I
  氯 氧溴  碘镀 
 第一电离能(kj/mol) 16811251  11401008  900
(4)已知高碘酸有两种形式,化学式分别为H5IO6)和HIO4,前者为五元酸,后者为一元酸,请比较二者酸性强弱:H5IO6<HIO4(填“>”、“<”或“=”)
(5)已知ClO2为角型结构,中心氯原子周围有四对价层电子,ClO2-中心氯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
(6)图一为碘晶体晶胞结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D(填答案选项的序号)
A.碘分子的排列有2种不同的取向,2种取向不同的碘分子以配位数4交替配位形成层结构
B.用均摊法可知平均每个晶胞中有4个碘原子
C.硫晶体为无线延伸的空间结构,是原子晶体
D.碘晶体中微粒间存在非极性键和范德华力
(7)已知CaF2晶胞如图二所示,晶体的密度为pg/cm3,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相邻最近的两个Ca2+的核间距为acm,则CaF2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表示为$\frac{{a}^{3}ρ{N}_{A}}{4}$.

分析 (1)卤族元素最后填入的电子为p电子,所以卤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p区;溴是35号元素,最外层电子为其价电子,4s能级上排列2个电子,4p能级上排列5个电子;
(2)F的非金属性很强,HF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
(3)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越大,元素失电子能力越弱,得电子能力越强,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越小,元素失电子能力越强,得电子能力越弱,则越容易形成阳离子;
(4)根据含氧酸中,酸的元数取决于羟基氢的个数,含非羟基氧原子个数越多,酸性越强;
(5)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来确定其杂化方式,价层电子对个数=σ键个数+孤电子对个数;
(6)碘为分子晶体,晶胞中占据顶点和面心,以此分析;
(7)利用均摊法确定该立方体中含有的离子,根据ρV=nM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解答 解:(1)卤族元素最后填入的电子为p电子,所以卤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p区;
溴是35号元素,最外层电子为其价电子,4s能级上排列2个电子,4p能级上排列5个电子,所以其价电子排布式为:4s24p5
故答案为:p;4s24p5
(2)F的非金属性很强,HF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所以在二分子缔合(HF)2中使氢氟酸分子缔合的作用力是氢键;
故答案为:氢键;
(3)卤族元素包含:F、Cl、Br、I、At元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越大,元素失电子能力越弱,得电子能力越强,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越小,元素失电子能力越强,得电子能力越弱,则越容易形成阳离子,从表中数据可知卤族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I元素,则碘元素易失电子生成简单阳离子,
故答案为:I;
(4)H5IO6)中含有5个羟基氢,为五元酸,含非羟基氧原子1个,HIO4为一元酸,含有1个羟基氢,含非羟基氧原子3个,所以酸性:H5IO6<HIO4
故答案为:<;
(5)ClO2-中心氯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n=2+$\frac{7+1-2×2}{2}$=4,属于sp3杂化,
故答案为:sp3
(6)A.碘分子的排列有2种不同的取向,在顶点和面心不同,2种取向不同的碘分子以4配位数交替配位形成层结构,故A正确;
B.用均摊法可知平均每个晶胞中有4个碘分子,即有8个碘原子,故B错误
C.碘晶体为无限延伸的空间结构,构成微粒为分子,是分子晶体,故C错误;
D.碘晶体中的碘原子间存在I-I非极性键,且晶体中分子之间存在范德华力,故D正确;
故答案为:AD;
(7)该晶胞中含有钙离子个数=$\frac{1}{8}$=4,氟离子个数为8,则晶胞体积V=a3,CaF2密度为ρ=$\frac{m}{V}$=$\frac{M×4}{V{N}_{A}}$,则CaF2的相对分子质量M=$\frac{{a}^{3}ρ{N}_{A}}{4}$,
故答案为:$\frac{{a}^{3}ρ{N}_{A}}{4}$.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结构与性质,题量较大,比较综合,涉及元素周期表、核外电子排布、分子结构与性质、电离能、晶体结构与性质、杂化轨道、等电子体、晶胞计算等,侧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