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4.下列事实不能证明HNO2是弱电解质的是( )A. | 常温下0.001 mol/L和0.10 mol/L 的HNO2溶液,分别用pH计测它们的pH,两者的pH相差小于2个单位 | |
B. | 常温下90mL0.1 mol•L-1 HNO2溶液导电性比10mL0.1 mol•L-1 HCl溶液弱 | |
C. | 10mL0.1 mol•L-1的HNO2与0.1 mol•L-1的NaOH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10mLNaOH | |
D. | 浓度相同的 HNO2溶液与NaNO2溶液中,后者NO2-浓度大 |
分析 证明一水合氨为弱碱的方法有:测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氨水的pH值,测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氨水稀释一定倍数前后溶液的pH,测氯化铵溶液的pH等,据此对各选项进行判断.
A、弱酸的电离程度和浓度大小有关系;
B、等浓度一元酸的电离程度决定离子浓度大小有关,导电能力和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大小有关系;
C、一元强酸、一元弱酸都可以和氢氧化钠等物质的量反应;
D、浓度相同的 HNO2溶液与NaNO2溶液中,后者NO2-浓度大,说明HNO2的电离程度不如亚硝酸钠.
解答 解:A、常温下0.001 mol/L和0.10 mol/L 的HNO2溶液,分别用pH计测它们的pH,两者的pH相差小于2个单位,所以酸的浓度大小和酸的电离程度有关系,酸是弱酸,故A不选;
B、90mL0.1 mol•L-1 HNO2溶液导电性比10mL0.1 mol•L-1 HCl溶液弱,说明亚硝酸的电离程度比盐酸的弱,属于弱酸,故B不选;
C、10mL0.1 mol•L-1的HNO2与0.1 mol•L-1的NaOH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10mLNaOH,不能说明酸的强弱,故C选;
D、浓度相同的 HNO2溶液与NaNO2溶液中,后者NO2-浓度大,说明HNO2是弱酸,不能完全电离,亚硝酸钠能完全电离,故D不选.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酸弱电解质的判断方法,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判断弱电解质采用方法,如:测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pH、测其常见盐溶液的pH等,试题侧重考查了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4.已知下列数据:
学生在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在30mL的大试管A中按体积比1:4:4的比例配制浓硫酸、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
②按图1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用小火均匀地加热装有混合溶液的大试管5~10min.
③待试管B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B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
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
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该混合溶液的主要操作步骤为在一个30mL大试管中注入4mL乙醇,再分别缓缓加入4mL乙酸、1mL浓硫酸(乙酸和浓硫酸的加入顺序可互换),边加边振荡试管使之混合均匀;
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CH3COOH+CH3CH2OH$?_{△}^{浓硫酸}$CH3COOCH2CH3+H2O
(2)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填字母):BC
A.中和乙酸和乙醇.
B.中和乙酸并吸收部分乙醇.
C.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更小,有利于分层析出.
D.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
(3)步骤②中需要小火均匀加热操作,其主要理由是:因为反应物乙醇、乙酸的沸点较低,若用大火加热,反应物大量随产物蒸发而损失原料,温度过高可能发生其它副反应.
(4)指出步骤③所观察到的现象:试管B中的液体分成上下两层,上层无色,下层为红色液体,振荡后下层液体的红色变浅
(5)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中的铁架台、铁夹、加热装置已略去),与图1装置相比,图2装置的主要优点有:(答两点)
①增加了温度计,便于控制发生装置中反应液的温度,减少副产物的发生
②增加了分液漏斗,有利于及时补充反应混合液,以提高乙酸乙酯的产量,或增加了冷凝装置,有利于收集产物乙酸乙酯.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密度(g•cm-3) |
乙 醇 | -117.0 | 78.0 | 0.79 |
乙 酸 | 16.6 | 117.9 | 1.05 |
乙酸乙酯 | -83.6 | 77.5 | 0.90 |
浓硫酸(98%) | -- | 338.0 | 1.84 |
①在30mL的大试管A中按体积比1:4:4的比例配制浓硫酸、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
②按图1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用小火均匀地加热装有混合溶液的大试管5~10min.
③待试管B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B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
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
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该混合溶液的主要操作步骤为在一个30mL大试管中注入4mL乙醇,再分别缓缓加入4mL乙酸、1mL浓硫酸(乙酸和浓硫酸的加入顺序可互换),边加边振荡试管使之混合均匀;
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CH3COOH+CH3CH2OH$?_{△}^{浓硫酸}$CH3COOCH2CH3+H2O
(2)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填字母):BC
A.中和乙酸和乙醇.
B.中和乙酸并吸收部分乙醇.
C.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更小,有利于分层析出.
D.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
(3)步骤②中需要小火均匀加热操作,其主要理由是:因为反应物乙醇、乙酸的沸点较低,若用大火加热,反应物大量随产物蒸发而损失原料,温度过高可能发生其它副反应.
(4)指出步骤③所观察到的现象:试管B中的液体分成上下两层,上层无色,下层为红色液体,振荡后下层液体的红色变浅
(5)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中的铁架台、铁夹、加热装置已略去),与图1装置相比,图2装置的主要优点有:(答两点)
①增加了温度计,便于控制发生装置中反应液的温度,减少副产物的发生
②增加了分液漏斗,有利于及时补充反应混合液,以提高乙酸乙酯的产量,或增加了冷凝装置,有利于收集产物乙酸乙酯.
15.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CO2和1mol H2发生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与温度(T)的关系如表: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O]•[{H}_{2}O]}{[C{O}_{2}]•[{H}_{2}]}$.
(2)若反应在830℃下达到平衡,则CO2气体的转化率为33.3%.
(3)若绝热时(容器内外没有热量交换),平衡发生移动的结果是使容器内CO的浓度增大,则容器内气体温度降低(填“升高”、“降低”或“不能确定”).
(4)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BC(填字母序号).
A.容器内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正(H2)=v逆(H2O)
D.c(CO2)=c(CO)
E.c(CO2 )•c(H2)=c(CO)•c(H2O)
T/℃ | 700 | 800 | 830 | 1 000 | 1 200 |
K | 0.6 | 0.9 | 1.0 | 1.7 | 2.6 |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O]•[{H}_{2}O]}{[C{O}_{2}]•[{H}_{2}]}$.
(2)若反应在830℃下达到平衡,则CO2气体的转化率为33.3%.
(3)若绝热时(容器内外没有热量交换),平衡发生移动的结果是使容器内CO的浓度增大,则容器内气体温度降低(填“升高”、“降低”或“不能确定”).
(4)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BC(填字母序号).
A.容器内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正(H2)=v逆(H2O)
D.c(CO2)=c(CO)
E.c(CO2 )•c(H2)=c(CO)•c(H2O)
12.已知有热化学方程式:SO2(g)+1/2O2(g)=SO3(g);△H=-98.32kJ/mol.现有2molSO2参加反应,当放出137.5kJ热量时,SO2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
A. | 40% | B. | 50% | C. | 70% | D. | 90% |
19.实验室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图所示:
有关数据列表: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制乙烯的反应方程式C2H5OH$→_{170℃}^{浓硫酸}$CH2=CH2↑+H2O;
(2)在此实验中,装置A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170℃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d;(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引发反应 b.加快反应速度 c.防止乙醇挥发 d.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
(3)在此实验中,装置A中要加些沸石,原因是防止液体瀑沸;
(4)在装置C中应加入c,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水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CCl4
(5)将1,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下层(填“上”、“下”);
(6)若生成的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Br2,最好用b洗涤除去;(填正确选项前的母)
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苯 d.乙醇
(7)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蒸馏的方法除去;
(8)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冷却,可避免溴的大量挥发.
有关数据列表:
乙醇 | 1,2-二溴乙烷 | 乙醚 | |
状态 | 无色液体 | 无色液体 | 无色液体 |
密度/g•cm-3 | 0.79 | 2.2 | 0.71 |
沸点/℃ | 78.5 | 132 | 34.6 |
熔点/℃ | 一l30 | 9 | -116 |
(1)写出实验室制乙烯的反应方程式C2H5OH$→_{170℃}^{浓硫酸}$CH2=CH2↑+H2O;
(2)在此实验中,装置A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170℃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d;(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引发反应 b.加快反应速度 c.防止乙醇挥发 d.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
(3)在此实验中,装置A中要加些沸石,原因是防止液体瀑沸;
(4)在装置C中应加入c,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水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CCl4
(5)将1,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下层(填“上”、“下”);
(6)若生成的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Br2,最好用b洗涤除去;(填正确选项前的母)
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苯 d.乙醇
(7)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蒸馏的方法除去;
(8)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冷却,可避免溴的大量挥发.
9.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A. | 稀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的反应 | B. | 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 | ||
C. | 锌与稀硫酸的反应 | D. | 生石灰变成熟石灰的反应 |
16.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呈酸性的是( )
A. | CO2 | B. | NaOH | C. | NaHCO3 | D. | K2SO4 |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25℃时,0.1mol•L-1的硫化氢溶液比等浓度的硫化钠溶液的导电能力弱 | |
B. | 某反应2A(g)?C(g)+3D(g)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 |
C. | 稀醋酸中加入少量醋酸钠能增大醋酸的电离程度 | |
D. | 在轮船船体四周镶嵌锌块保护船体不受腐蚀的方法叫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
14.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 | Fe2O3溶于足量稀盐酸:Fe2O3+6H+=2Fe3++3H2O | |
B. | 实验室制CO2:CO32-+2H+=CO2+H2O | |
C. |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CO2:OH-+CO2=HCO3- | |
D. | NaH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后恰好显中性Ba2++OH-+H++SO42-=BaSO4+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