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6.铁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1)生铁是通过高炉冶炼而得,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为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冶炼过程中,即被氧化又被还原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C.
(2)铁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多种非金属单质反应,铁与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Cl2$\frac{\underline{\;点燃\;}}{\;}$2FeCl3,铁与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S$\frac{\underline{\;\;△\;\;}}{\;}$FeS.
(3)用废铁皮制取铁红(Fe2O3)的部分流程示意图如下:
①步骤 I若要检验是否有Fe3+生成,方法是取少量步骤 I的溶液,加入几滴KSCN,若出现血红色,则有Fe3+,反之,没有,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Fe(SCN)3,.
②步骤 II中发生反应:4Fe(NO3)2+O2+(2n+4)H2O→2Fe2O3•nH2O+8HNO3,反应产生的HNO3又将废铁皮中的铁转化为Fe(NO3)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10HNO3═4Fe(NO3)2+NH4NO3+3H2O.
③上述生产流程中,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的是氮氧化物排放少(任写一项).
分析 (1)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碳和氧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2)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与硫反应生成硫化亚铁;
(3)由流程图可知,Fe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步骤Ⅱ中转化为Fe2O3•nH2O,最后得到铁红,
①依据铁离子遇到硫氰化钾溶液变红色设计检验铁离子的存在;
②应产生的HNO3又将废铁皮中的铁转化为Fe(NO3)2,则Fe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硝酸铵和水;
③氮氧化物为有毒气体.
解答 解:(1)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碳和氧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过程中碳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故答案为: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 2Fe+3CO2;C;
(2)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Cl2$\frac{\underline{\;点燃\;}}{\;}$2FeCl3,与硫反应生成硫化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S$\frac{\underline{\;\;△\;\;}}{\;}$FeS,
故答案为:2Fe+3Cl2$\frac{\underline{\;点燃\;}}{\;}$2FeCl3;Fe+S$\frac{\underline{\;\;△\;\;}}{\;}$FeS;
(3)由流程图可知,Fe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步骤Ⅱ中转化为Fe2O3•nH2O,最后得到铁红,
①步骤 I若要检验是否有Fe3+生成,方法是取少量步骤 I的溶液,加入几滴KSCN,若出现血红色,则有Fe3+,反之没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Fe(SCN)3,
故答案为:取少量步骤 I的溶液,加入几滴KSCN,若出现血红色,则有Fe3+,反之没有;Fe3++3SCN-=Fe(SCN)3;
②产生的HNO3又将废铁皮中的铁转化为Fe(NO3)2,则Fe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硝酸铵和水,该反应为4Fe+10HNO3═4Fe(NO3)2+NH4NO3+3H2O,
故答案为:4Fe+10HNO3═4Fe(NO3)2+NH4NO3+3H2O;
③由流程可知,上述生产流程中,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的是减少了有毒的氮氧化物的生成,氮氧化物排放少,故答案为:氮氧化物排放少.
点评 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物质的制备流程、性质分析等,为高频考点,侧重分析能力及计算能力的考查,把握化学反应流程的分析为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A. | 硫酸铜溶液 | B. | 6 mol/L盐酸 | C. | 醋酸钠固体 | D. | 金属钠 |
A. | 液氯 氯水 | B. | 盐酸 液氮 | C. | 石油 冰 | D. | 液氨 干冰 |
A. | 容量瓶不能作为反应器皿,但是当溶液配制完后,可以用来存放配制的试剂 | |
B. | 容量瓶不可以用来溶解固体,但是可以用来稀释浓硫酸等浓溶液 | |
C. | 配制450 mL的溶液时可以用100mL和50mL规格的容量瓶分多次进行配制 | |
D. | 定容后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摇匀后发现凹液面最低点比刻度线要低,无需做任何处理 |
A. | Na2SO4→2Na+1+SO4-2 | B. | H2SO4→H2++SO42- | ||
C. | CaCl2→Ca2++2 Cl- | D. | Mg(OH)2→Mg2++(OH-)2 |
①天平②量筒③烧杯④胶头滴管⑤温度计⑥试管⑦酒精灯⑧环形玻璃搅拌棒.
A. | ①②④⑤ | B. | ②③④⑤⑧ | C. | ②③④⑦⑧ | D. | 全部 |
A. | 0.1mol•L-1 | B. | 0.15mol•L-1 | C. | 0.2mol•L-1 | D. | 0.25mol•L-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