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以纯碱溶液为原料,通过电解的方法可制备小苏打,原理装置图如下:

上述装置工作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Na+由乙池穿过交换膜进入甲池

B. 甲池电极反应:4CO32-+2H2O-4e-=4HCO3-+O2

C. 乙池电极接电池正极,气体XH2

D. NaOH溶液YNaOH溶液Z浓度小

【答案】B

【解析】

由图可知甲池逸出氧气,甲池电极为阳极,阳极上水放电生成氧气和氢离子,氢离子与碳酸根反应生成碳酸氢根,乙池电极为阴极,阴极上水放电生成氢气和氢氧根,则气体X是氢气,Na+向阴极移动。

A项、Na+向阴极移动,由甲池穿过交换膜进入乙池,故A错误;

B项、甲池电极上水放电生成氧气和氢离子,氢离子与碳酸根反应生成碳酸氢根,电极反应式为4CO32-+2H2O-4e-=4HCO3-+O2,故B正确;

C项、乙池电极为阴极,乙池电极接原电池负极,,阴极上水放电生成氢气和氢氧根,故C错误;

D项、电解时,甲池得到碳酸氢钠,乙池得到氢氧化钠,则NaOH溶液YNaOH溶液Z浓度大,故D错误。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某离子反应中涉及到HOClN四种元素形成的六种微粒,N2H2OClO-H+NH4+Cl-,其中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完成下列填空

(1)氧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该化学用语不能表达出氧原子最外层电子的______(填序号)

a. 电子层 b. 电子亚层 c. 所有电子云的伸展方向 d.自旋状态

(2)四种元素中有两种元素处于同周期,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这两种元素非金属性递变规律的事实是___________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b.单质与H2反应的难易程度

c.两两形成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 d.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3)由这四种元素中任意3种所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中属于离子晶体的有_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一个即可),该化合物的水溶液显____(酸性碱性中性”)

(4)写出该离子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N2应该在___________(正极负极”)附近逸出。

(5)已知亚硝酸(HNO2)的酸性与醋酸相当,很不稳定,通常在室温下立即分解。则:

①酸性条件下,当NaNO2KI按物质的量1:1恰好完全反应,且I- 被氧化为I2时,产物中含氮的物质为______(填化学式)

②要得到稳定HNO2溶液,可以往冷冻的浓NaNO2溶液中加入或通入某种物质,下列物质不适合使用是________(填序号)

a. 稀硫酸 b. 二氧化碳 c. 二氧化硫 d. 磷酸

【题目】化学链燃烧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借助载氧剂(Fe2O3FeO)将燃料与空气直接接触的传统燃烧反应分解为几个气固反应,燃料与空气无须接触,由载氧剂将空气中的氧气传递给燃料。回答下列问题:

(1)FeO作载氧剂,部分反应的lgKp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平衡常数Kp是用平衡分压(平衡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代替平衡浓度]

图中涉及的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反应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R点对应温度下,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1.5 mol CO,并加入足量的FeO,只发生反应CO(g) FeO(s) CO2(g) Fe(s),则CO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

(2)T℃下,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CH4(g)8 mol FeO(s)进行反应:CH4(g)4FeO(s) 4Fe(s)2H2O(g)CO2(g)。反应起始时压强为P0,达到平衡状态时,容器的气体压强是起始压强的2倍。

T℃下,该反应的Kp = ______________

②若起始时向该容器中加入1molCH4(g)4molFeO(s)1mol H2O(g)0.5molCO2(g),此时反应向__________________(正反应逆反应”)方向进行。

③其他条件不变,若将该容器改为恒压密闭容器,则此时CH4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___(增大” “减小不变”)

(3)一种微胶囊吸收剂,将煤燃烧排放的CO2以安全、高效的方式处理掉,胶囊内部充有Na2CO3溶液,其原理如图所示。

①这种微胶囊吸收CO2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在吸收过程中当n(CO2)n(Na2CO3)=13时,溶液中c(CO32)_____c(HCO3)(填“>”“ <”“=”

③将解吸后的CO2催化加氢可制取乙烯。

已知:C2H4(g)3O2(g)=2CO2(g)2H2O(g) △H1= -1323kJ·mol-1

2H2(g)O2(g)=2H2O(g) △H2= -483.6kJ·mol-1

2CO2(g)6H2(g)=C2H4(g)4H2O(g) △H3=_____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