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温度下,向10 mL 0.1 mol/L CuCl2溶液中滴加0.1 mol/LNa2S溶液,滴加过程中溶液中-lgc(Cu2)与Na2S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已知:Ksp(ZnS)=3×1025mol2/L2)

A.abc三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为b

B.Na2S溶液中:2c(S2)+2c(HS)+2c(H2S)=c(Na)

C.该温度下Ksp(CuS)=1035.4 mol2/L2

D.100 mL Zn2Cu2浓度均为105 mol/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04 mol/LNa2S溶液,Cu2先沉淀

【答案】A

【解析】

A. b点为CuCl2溶液与Na2S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溶质为氯化钠,氯化钠不水解, aCuCl2有剩余,Cu2水解、cNa2S有剩余,S2-水解,所以b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小,故A错误;

B. 根据物料守恒,Na2S溶液中2c(S2)+2c(HS)+2c(H2S)=c(Na),故B正确;

C. b点为CuCl2溶液与Na2S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根据图示,bCu2浓度均为1017.7 mol/LS2-浓度为1017.7 mol/L,该温度下Ksp(CuS)=1035.4 mol2/L2,故C正确;

D. Ksp(ZnS)>Ksp(CuS),向100 mL Zn2Cu2浓度均为105 mol/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04 mol/LNa2S溶液,Cu2先沉淀,故D正确。

答案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氢能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氢气的开发和综合利用是目前全球重要的科研项目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1T℃时,向体积均为1L的甲、乙两个恒容容器中分别加入足量碳和0.1molH2Og),发生反应:H2O(g)+C(s)CO(g)+H2(g) H0。甲容器控制绝热条件,乙容器控制恒温条件,两容器中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图中代表甲容器的曲线为__(填)。

②下列关于甲容器反应体系的说法错误的是__

A.当水蒸气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从密闭容器中分离出部分固体碳,H2的体积分数减小

C.缩小容器体积,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

D.向平衡体系中充入少量水蒸气,再次平衡后,容器中c(CO)增大

③乙容器中,从反应开始到达平衡,v(H2O)=__molL-lmin-lT℃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用含p的代数式表示)。

2)对于反应aA(g)+bB(g)cC(g)+dD(g),速率方程v═kcm(A)cn(B),k为速率常数(只受温度影响),m+n为反应级数。已知H2(g)+CO2(g)CO(g)+H2O(g),CO的瞬时生成速率=kcm(H2)c(CO2)2。一定温度下,控制CO2起始浓度为0.25molL-1,改变H2起始浓度,进行以上反应的实验,得到CO的起始生成速率和H2起始浓度呈如图所示的直线关系。

①该反应的反应级数为__

②速率常数k=__

③当H2的起始浓度为0.2molL-1,反应进行到某一时刻时,测得CO2的浓度为0.2molL-1,此时CO的生成瞬时速率v=__molL-ls-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