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9.室温下,有pH均为9、体积均为10mL的NaOH溶液和CH3COONa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溶液中的c(Na+)相等
B.分别加水稀释到100 mL时,两种溶液的pH依然相等
C.两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之比为10-9/10-5
D.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pH=7时消耗的盐酸体积相等

分析 A.pH相等的NaOH和CH3COONa溶液,c(NaOH)<c(CH3COONa);
B.加水稀释促进含有弱离子的盐水解;
C.酸或碱抑制水电离,含有弱离子的盐促进水电离;
D.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恰好反应时消耗的盐酸体积与NaOH、CH3COONa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解答 解:pH相等的NaOH和CH3COONa溶液,c(NaOH)<c(CH3COONa),相同体积、相同pH的这两种溶液,则n(NaOH)<n(CH3COONa),
A.pH相等的NaOH和CH3COONa溶液,c(NaOH)<c(CH3COONa),钠离子不水解,所以溶液中钠离子浓度NaOH<CH3COONa,故A错误;
B.加水稀释促进醋酸钠水解,导致溶液中pH大小为CH3COONa>NaOH,故B错误;
C.酸或碱抑制水电离,含有弱离子的盐促进水电离,NaOH溶液中c(H+)等于水电离出c(OH-)=10-9 mol/L,CH3COONa溶液$\frac{1{0}^{-14}}{1{0}^{-9}}$mol/L=10-5mol/L,两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之比=$\frac{1{0}^{-9}}{1{0}^{-5}}$,故C正确;
D.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恰好反应时消耗的盐酸体积与NaOH、CH3COONa的物质的量成正比,n(NaOH)<n(CH3COONa),所以醋酸钠消耗的稀盐酸体积大,pH=7时消耗的盐酸体积醋酸钠溶液大,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盐类水解,明确水电离的影响因素、盐类水解特点等知识点即可解答,知道氢氧化钠溶液中水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浓度的计算方法,为易错点,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0.阿司匹林可由水杨酸与乙酸酐作用制得.其制备原理如下:
主反应:
副反应:

已知:
①水杨酸可溶于水,乙酰水杨酸的钠盐易溶于水,聚水杨酸(固体)难溶于水;
②阿司匹林,白色针状或板状结晶或粉末,微溶于水;
阿司匹林可按如下步骤制取和纯化:
步骤1:在干燥的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2g水杨酸、5mL乙酸酐和5滴浓硫酸,振荡使水杨酸全部溶解;
步骤2:按图所示装置装配好仪器,通水,在水浴上加热5~10min,用电炉控制温度在85~90℃;
步骤3:反应结束后,取下反应瓶,冷却,再放入冰水中冷却、结晶、过滤、冷水洗涤2~3次,继续过滤得粗产物;
步骤4:将粗产物转移至150mL烧杯中,在搅拌下加入25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充分搅拌,然后过滤;
步骤5:将滤液倒入10mL 4mol/L盐酸溶液,搅拌,将烧杯置于冰浴中冷却,使结晶完全.过滤,再用冷水洗涤2~3次.
(1)主反应中,生成物中化合物A是乙酸(CH3COOH);
(2)步骤2中组装仪器还需要一种玻璃仪器,名称是温度计,该仪器的位置如何摆放?温度计的水银球浸在水浴中,但不触及容器底部;冷凝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冷凝管通水,水应从b(填“a”或“b”)口进.
(3)步骤4过滤得到的固体为聚水杨酸;
(4)经过步骤5得到产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最后得到的阿司匹林可能会有少量未反应的水杨酸.如何用实验的方法检验步骤5中得到的晶体是否含有水杨酸?取少量步骤5获得的晶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溶解,再加入1~2滴三氯化铁溶液,若溶液变紫色,则有水杨酸,若溶液没有变紫色,则没有水杨酸.若阿司匹林晶体含有水杨酸,还需要采用重结晶方法,进一步纯化晶体.
7.已知下列数据:
物   质2,4,6
熔点/℃
沸点/℃密度/g•cm-3
乙   醇-114780.789
乙   酸16.6117.91.05
乙酸乙酯-83.677.50.900
浓H2SO43381.84

实验室制乙酸乙酯的主要装置如上图I所示,主要步骤为:
①在30mL的大试管中按体积比1:4:4的比例配制浓硫酸、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液;
②按照图I连接装置,使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15mL试管所盛饱和Na2CO3溶液(加入1滴酚酞试液)上方2mm~3mm处,
③小火加热试管中的混合液;
④待小试管中收集约4mL产物时停止加热,撤出小试管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其分层;
⑤分离出纯净的乙酸乙酯.
请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配制这一比例的混合液的操作是先加乙酸和乙醇各4mL,再缓缓加入1mL浓H2SO4,边加边振荡.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OOH+CH3CH2OH$?_{△}^{浓硫酸}$CH3COOC2H5+H2O,浓H2SO4的作用是催化剂、吸水剂.
(3)步骤③中,用小火加热试管中的混合液,其原因与结论乙酸、乙醇、乙酸乙酯沸点接近且较低,大火加热,反应物大量蒸发损失.
(4)步骤④所观察到的现象是在浅红色Na2CO3溶液上层有约4cm厚的无色液体,振荡后Na2CO3溶液层红色变浅,有气泡,上层液体变薄,原因是上层是油层因为生成的乙酸乙酯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同时因为挥发出来的乙酸与碳酸钠反应,放出CO2气体,所以有气泡出现.
(5)步骤⑤中,分离出乙酸乙酯选用的仪器是分液漏斗,产物应从上口倒出,因为乙酸乙酯比水密度小.
(6)为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Ⅱ甲、乙的装置(乙同学待反应完毕冷却后再用饱和Na2CO3溶液提取烧瓶中产物).你认为哪种装置合理,为什么?
答:乙,反应物能冷凝回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