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氦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Y原子核外L层电子数为8且Y与X同主族,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一半,W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微粒半径:X<X-
B.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Z比W的强
C.W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一定比Z的强
D.最外层电子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W、Y

分析 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He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X为H元素;Y原子核外L层电子数为8且Y与X同主族,则Y为Na;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一半,Z原子序数比X大,可知Z只能处于第三周期,故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5,则Z为P元素;W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处于ⅥA族,则W为S元素,据此解答.

解答 解: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He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X为H元素;Y原子核外L层电子数为8且Y与X同主族,则Y为Na;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一半,Z原子序数比X大,可知Z只能处于第三周期,故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5,则Z为P元素;W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处于ⅥA族,则W为S元素.
A.核电荷数相等,核外电子越多,半径越大,故微粒半径:H<H-,故A正确;
B.非金属性Z(P)<W(S),故氢化物稳定性:Z比W的弱,故B错误;
C.应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比Z的强,故C错误;
D.Z(P)、W(S)、Y(Na)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5、6、1,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注意微粒半径比较与元素周期律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5.硫酸铜在化工和农业方面有很广泛的用处,某化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用两种不同的原料制取硫酸铜.
方式一:一种含铜的矿石(硅孔雀石矿粉),含铜形态为CuCO3•Cu(OH)2和CuSiO3•2H2O(含有SiO2、FeCO3、Fe2O3、Al2O3等杂质).以这种矿石为原料制取硫酸铜的工艺流程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步骤①中稀硫酸与CuSiO3•2H2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SiO3•2H2O+H2SO4=CuSO4+H4SiO4+H2O;
(2)步骤②调节溶液pH选用的最佳试剂是A
A.CuOB.MgO       C.FeCO3D NH3•H2O
(3)有关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
氢氧化物Al(OH)3Fe(OH)3Fe(OH)2Cu(OH)2
开始沉淀的pH3.31.56.54.2
沉淀完全的pH5.23.79.76.7
由上表可知:当溶液pH=4时,不能完全除去的离子是Al3+
(4)滤液B通过蒸发浓缩(设体积浓缩为原来的一半)、冷却结晶可以得到CuSO4•5H2O晶体.某同学认为上述操作会伴有硫酸铝晶体的析出.请你结合相关数据对该同学的观点予以评价(已知常温下,Al2(SO43饱和溶液中C(Al3+)=2.25mol•L-1,Ksp[Al(OH)3]=3.2×10-34)错误(填“正确”或“错误”).
方式二:以黄铜矿精矿为原料,制取硫酸铜及金属铜的工艺如下所示:
Ⅰ.将黄铜矿精矿(主要成分为CuFeS2,含有少量CaO、MgO、Al2O3)粉碎
Ⅱ.采用如图装置进行电化学浸出实验,将精选黄铜矿粉加入电解槽阳极区,恒速搅拌,使矿粉溶解.在阴极区通入氧气,并加入少量催化剂.Ⅲ.一段时间后,抽取阴极区溶液,向其中加入有机萃取剂(RH)发生反应:

2RH(有机相)+Cu2+(水相)?R2Cu(有机相)+2H+(水相)分离出有机相,向其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硫酸,使Cu2+得以再生.
Ⅳ.电解硫酸铜溶液制得金属铜.
(5)黄铜矿粉加入阳极区与硫酸及硫酸铁主要发生以下反应:
CuFeS2+4H+=Cu2++Fe2++2H2S    2Fe3++H2S=2Fe2++S↓+2H+
电解过程中,阳极区Fe3+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原因是Fe2+-e-=Fe3+(用电极反应式表示).
(6)步骤Ⅲ,向有机相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硫酸,Cu2+得以再生的原理是增大H+浓度,使平衡2RH(有机相)+Cu2+(水相)?R2Cu(有机相)+2H+(水相)逆向移动,Cu2+进入水相得以再生.
(7)步骤Ⅳ,若电解0.1mol CuSO4溶液,生成铜3.2g,此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H+)>c(SO42-)>c(Cu2+)>c(OH-).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