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6.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2+,B+,C3-,D- 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离子半径C>D>B>A | B. | 原子序数D>C>B>A | ||
C. | 原子半径A>B>D>C | D. | 单质的还原性A>B>D>C |
分析 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2+,B+,C3-,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所以A、B在周期表中C、D的下一周期,原子序数:A>B>D>C,结合元素周期律递变规律解答该题.
解答 解: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2+,B+,C3-,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所以A、B在周期表中C、D的下一周期,原子序数:A>B>D>C.
A.A2+,B+,C3-,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核电荷数A>B>D>C,所以离子半径C>D>B>A,故A正确;
B.A2+,B+,C3-,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所以A、B在周期表中C、D的下一周期,原子序数:A>B>D>C,故B错误;
C.A、B在周期表中C、D的下一周期,原子序数:A>B>D>C,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则有原子半径:B>A>C>D,故C错误;
D.A、B在周期表中同周期,原子序数:A>B,金属性:B>A,对应单质的还原性:B>A;而C、D为非金属,单质主要表现氧化性,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及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核外电子排布确定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是解答该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7.根据电离平衡常数(用Ka表示)的大小可以判断电解质的相对强弱.25℃时,有关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1)已知25℃时,①HF(aq)+OH-(aq)═F-(aq)+H2 O(l)△H=-67.7kJ•
mol-1 ②H+(aq)+OH-(aq)═H2O(l)△H=-57.3kJ•mol-1
氢氟酸的电离方程式及热效应可表示为HF(aq)?H+(aq)+F-(aq)△H=-10.4KJ•mol-1.
(2)将浓度为0.1mol•L-1的HF溶液加水稀释一倍(假设温度不变),下列各项中的值将增大的是CD.
A.c(H+) B.c(H+)•c(OH-) C.$\frac{c(H+)}{c(HF)}$ D.$\frac{c(OH-)}{c(H+)}$
(3)下列方法中,可以使0.10mol•L-1 HF溶液中HF电离程度增大的是d.(请填字母且注意区分大小写,大小写填错不得分)
a.升高温度
b.向溶液中滴入2滴浓盐酸
c.加入少量NaF固体
d.加水稀释.
物质 | HF | H2CO3 | HClO |
电离平衡常数(Ka) | 7.2×10-4 | Kal=4.4×10-7 Ka2=4.7×10-11 | 3.0×10-8 |
mol-1 ②H+(aq)+OH-(aq)═H2O(l)△H=-57.3kJ•mol-1
氢氟酸的电离方程式及热效应可表示为HF(aq)?H+(aq)+F-(aq)△H=-10.4KJ•mol-1.
(2)将浓度为0.1mol•L-1的HF溶液加水稀释一倍(假设温度不变),下列各项中的值将增大的是CD.
A.c(H+) B.c(H+)•c(OH-) C.$\frac{c(H+)}{c(HF)}$ D.$\frac{c(OH-)}{c(H+)}$
(3)下列方法中,可以使0.10mol•L-1 HF溶液中HF电离程度增大的是d.(请填字母且注意区分大小写,大小写填错不得分)
a.升高温度
b.向溶液中滴入2滴浓盐酸
c.加入少量NaF固体
d.加水稀释.
1.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元素代号 | X | Y | Z | W |
原子半径/pm | 160 | 143 | 70 | 66 |
主要化合价 | +2 | +3 | +5、+3、-3 | -2 |
A. | X、Y元素的金属性X<Y | |
B. | 一定条件下,W单质可以将Z单质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 | |
C. | 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 | |
D. | 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ZW2 |
8.某饱和一元醇和一元醛的混合物共3g,跟足量的银氨溶液完全反应后,可还原出16.2gA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定是甲醛 | B. | 可能是乙醛 | ||
C. | 混合物中二者的质量比是1:3 | D. | 不可能有此种醛 |
2.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KOH经分析知其中含水a%,含K2CO3b%,其余为KOH.取此样品mg溶于100mL浓度为1mol/L的H2SO4中,所得溶液中剩余的H2SO4需加ngKOH才能完全中和,然后将溶液蒸干,可得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质量为( )
A. | 3.1(m+n)g | B. | 14.2g | C. | 17.4g | D. | 20.6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