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Ⅰ.反应物与生成物有:浓H2SO4、K2S、K2SO4、SO2、H2O和一种未知物质X.
(1)已知K2S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则该反应的氧化剂是浓H2SO4
(2)已知0.5molK2S在反应中失去1mol电子生成X,则X的化学式为S.
(3)将氧化剂和还原剂及其配平后系数填入下列空格中,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4)若反应中浓H2SO4过量,则 产物中无X生成,请完成此化学反应方程式:4H2SO4(浓)+K2S=K2SO4+4SO2↑+4H2O.
Ⅱ.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和Y同主族,Y和Z同周期,Y与Z能形成离子个数比为1﹕1的离子化合物A,X与Z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共价化合物B,它们之间能实现如图甲所示转化(部分产物已略去):

(1)Y在周期表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IA族;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2Na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2NaOH+Cl2↑+H2↑.
(3)D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ClO-+H2O?HClO+OH-
D是很多漂白剂中含有的有效成分,这些产品不能与洁厕灵(含有有机酸和无机酸)一起使用,其原因就是在常温时能发生与反应②相似的反应.某校的学生在实验室利用反应②的原理来制备纯净、干燥的Z2,仪器装置如图乙所示(夹持固定装置的仪器已略去).
(4)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ClO-+Cl-+2H+=Cl2↑+H2O.
(5)上述实验装置不够完善,改进方法是在a、b装置之间加一盛有饱和食盐水(或水)的洗气瓶,除去HCl.

分析 Ⅰ、(1)已知K2S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硫元素化合价升高,则该反应的氧化剂为浓硫酸,硫元素化合价降低;
(2)已知0.5molK2S在反应中失去1mol电子生成X,浓硫酸被还原为二氧化硫,结合电子守恒计算分析硫元素化合价;
(3)计算得到K2S被氧化为S,浓硫酸被还原为SO2,电子转移依据元素化合价变化计算得到2e-
(4)若反应中浓H2SO4过量产物中无S生成,说明硫化钾被氧化为二氧化硫;
Ⅱ、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与Z能形成离子个数比为1:1的离子化合物A,电解A溶液可得X2、Z2单质及C,有三种物质生成,其中两种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应为电解水与电解质型的电解,则A为盐溶液,该盐溶液盐的阳离子不能放电,酸根离子放电,则A可能为NaCl,则Y为钠元素,Z为氯元素;X和Y同主族,且X的原子序数较小,X与Z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共价化合物,则X为氢元素.
若A为NaCl,电解NaCl溶液可得H2、Cl2单质及NaOH,H2与Cl2反应生成HCl,即B为HCl,氯气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则X2 为H2,Z2为Cl2,次氯酸钠能与HCl反应生成氯气,故符合题意.
所以X为氢元素,Y为钠元素,Z为氯元素;X2 为H2,Z2为Cl2,B为HCl,C为NaOH,D为NaClO;
(1)Y为Na元素,在第三周期,第IA族;Z2为Cl2,各原子为8电子结构,原子间含有一个共用电子对;
(2)电解氯化钠溶液生成H2、Cl2及NaOH;
(3)D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次氯酸根离子水解生成次氯酸和氢氧根离子,溶液显碱性;
(4)反应②是盐酸与次氯酸钠反应;
(5)没有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

解答 解:Ⅰ、(1)反应物与生成物有:浓H2SO4、K2S、K2SO4、SO2、H2O和一种未知物质X,已知K2S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硫元素化合价升高,则该反应的氧化剂为浓硫酸,硫元素化合价降低,
故答案为:浓硫酸;
(2)已知0.5molK2S在反应中失去1mol电子生成X硫元素化合价为x,浓硫酸被还原为二氧化硫,结合电子守恒计算分析硫元素化合价,[x-(-2)]×0.5mol=1,x=0,则生成的X为S,
故答案为:S;
(3)计算得到K2S被氧化为S,浓硫酸被还原为SO2,电子转移依据元素化合价变化和电子守恒计算得到2e-,则氧化剂为浓硫酸和还原剂为K2S,配平后系数填入空格中,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故答案为:
(4)若反应中浓H2SO4过量产物中无S生成,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最大程度发生归中反应,说明硫化钾被氧化为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2SO4(浓)+K2S=K2SO4+4SO2↑+4H2O,
故答案为:4H2SO4(浓)+K2S=K2SO4+4SO2↑+4H2O;
Ⅱ、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与Z能形成离子个数比为1:1的离子化合物A,电解A溶液可得X2、Z2单质及C,有三种物质生成,其中两种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应为电解水与电解质型的电解,则A为盐溶液,该盐溶液盐的阳离子不能放电,酸根离子放电,则A可能为NaCl,则Y为钠元素,Z为氯元素;X和Y同主族,且X的原子序数较小,X与Z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共价化合物,则X为氢元素.
若A为NaCl,电解NaCl溶液可得H2、Cl2单质及NaOH,H2与Cl2反应生成HCl,即B为HCl,氯气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则X2 为H2,Z2为Cl2,次氯酸钠能与HCl反应生成氯气.故符合题意.
所以X为氢元素,Y为钠元素,Z为氯元素;X2 为H2,Z2为Cl2,B为HCl,C为NaOH,D为NaClO.
(1)Y为Na元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1个电子,处于周期表第三周期第IA族,
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IA族;
(2)反应①为电解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气、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2NaOH+Cl2↑+H2↑,
故答案为:2Na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2NaOH+Cl2↑+H2↑;
(3)D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次氯酸根离子水解生成次氯酸和氢氧根离子,溶液显碱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H2O?HClO+OH-
故答案为:ClO-+H2O?HClO+OH-
(4)反应②是盐酸与次氯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氯气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Cl-+2H+=Cl2↑+H2O,
故答案为:ClO-+Cl-+2H+=Cl2↑+H2O;
(5)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上述实验装置制取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应在a、b装置之间加一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除去HCl,
故答案为:在a、b装置之间加一盛有饱和食盐水(或水)的洗气瓶,除去HCl;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的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产物分析判断,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实验基本操作,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6.阿司匹林(又称乙酰水杨酸,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乙酰水杨酸受热易分解,分解温度为128-135℃.某学习小组在实驻室以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与乙酸酐[(CH3CO)2O]为主要原料合成阿司匹林,其制备原理为:

制备基本操作流程、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夹持和加热仪器已略去):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备阿司匹林时,要使用干燥仪器的原因是乙酸酐与水反应.
(2)合成阿司匹林时,最合适的加热方法是水浴加热,其原因是便于控制温度,防止乙酰水杨酸受热易分解.抽滤所得粗产品要用少量冰水洗涤,其目的是除去乙酸酐、乙酸、硫酸,减少乙酰水杨酸在水中的溶解.
(3)上述所得粗产品中还有一些副产品,其中有一种是高分子化合物.提纯粗产品:
①这种提纯方法叫做重结晶法.
②该方案中选用乙酸乙酯作溶剂的原因是水杨酸、乙酰水杨酸都微溶于水,高分子化合物不溶于水,用水作溶剂不能分离,而水杨酸易溶于乙酸乙酯,乙酰水杨酸可溶,高分子化合物不溶于乙酸乙酯,过滤分离出高分子化合物,通过重结晶可以得到乙酰水杨酸.
(4)该学习小组在实验中原料用量:2.0g水杨酸、5.0mL乙酸酐(ρ=1.08g•cm-3 ),最终称得产品质量m=2.2g,则所得乙酰水杨酸的产率为84.3%(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