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 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 | |
B. | 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 | |
C. | 稀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2H++CO32-═H2O+CO2↑ | |
D. | 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2Fe+6 H+═2Fe3++3 H2↑ |
分析 A.Cu与稀硫酸不反应;
B.离子方程式两边正电荷不相等,违反了电荷守恒;
C.碳酸钠与稀盐酸的反应实质为氢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
D.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是硫酸亚铁,不会生成铁离子.
解答 解:A.铜与稀硫酸不反应,则不能书写离子反应,故A错误;
B.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生成硝酸铜和银,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u+2Ag+═Cu2++2Ag,故B错误;
C.稀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32-═H2O+CO2↑,故C正确;
D.铁粉加入稀硫酸中,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反应的书写,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反应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5.工业上制取CuCl2的生产流程如下:
请结合下表数据,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离子方程式:A→B2H++ClO-+2 Fe2+=2 Fe3++Cl-+H2O; B→C+DCuO+2H+=Cu2++H2O.
(2)溶液A中加入NaClO的目的是将Fe2+氧化为Fe3+,使后一步沉淀Fe(OH)3更彻底.
(3)在溶液B中加入CuO的作用是调节溶液的PH为3~4,使Fe3+完全转变为氢氧化铁沉淀而分离Fe3+.
(4)操作①应控制的pH范围是:大于或等于6.4;操作②的目的是洗涤氢氧化铜表面的可溶性杂质.
(5)抽Cu(OH)2加入盐酸使Cu(OH)2转变为CuCl2.采用“稍多量盐酸”和“低温蒸干”的目的是抑制Cu2+的水解,防止CuCl2晶体中含有Cu(OH)2杂质.
请结合下表数据,回答问题:
物 质 | Fe(OH)2 | Cu(OH)2 | Fe(OH)3 |
溶度积/25℃ | 8.0×10-16 | 2.2×10-20 | 4.0×10-38 |
完全沉淀时的pH范围 | ≥9.6 | ≥6.4 | 3~4 |
(2)溶液A中加入NaClO的目的是将Fe2+氧化为Fe3+,使后一步沉淀Fe(OH)3更彻底.
(3)在溶液B中加入CuO的作用是调节溶液的PH为3~4,使Fe3+完全转变为氢氧化铁沉淀而分离Fe3+.
(4)操作①应控制的pH范围是:大于或等于6.4;操作②的目的是洗涤氢氧化铜表面的可溶性杂质.
(5)抽Cu(OH)2加入盐酸使Cu(OH)2转变为CuCl2.采用“稍多量盐酸”和“低温蒸干”的目的是抑制Cu2+的水解,防止CuCl2晶体中含有Cu(OH)2杂质.
10.在下列化学方程式中,能够用离子方程式Ba2++SO42-═BaSO4↓表示的是( )
A. | 3Ba(OH)2+Al2(SO4)3═3BaSO4↓+2 Al(OH)3 | B. | BaCO3+H2SO4═BaSO4↓+CO2↑+H2O | ||
C. | Ba(NO3)2+H2SO4═BaSO4↓+2HNO3 | D. | Ba(OH)2+2KHSO4═BaSO4↓+K2SO4+2H2O |
20.能用离子方程式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
A. | 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 | B. | 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 ||
C. | 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硝酸反应 | D. |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3.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 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已知:2NO2 (g)?N2O4 (g)) | |
B. | 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 |
C. | 对H2(g)+I2(g)?2HI(g),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可使颜色变深 | |
D. | 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