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CuSO4溶液与K2C2O4溶液反应,得到一种蓝色结晶水合物晶体。通过下述实验确定该晶体的组成:
①称取0.1680g晶体,加入过量的H2SO4溶液,使样品溶解后加入适量水,加热近沸,用0.02000mol·L-1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溶液变为浅紫红色),消耗20.00mL。
②接着将溶液充分加热,使浅紫红色变为蓝色,此时MnO—4转化为Mn2+并释放出O2。
③冷却后加入2g KI固体(过量)和适量Na2CO3,溶液变为棕色并生成沉淀。
④用0.05000mol·L-1Na2S2O3溶液滴定,近终点加指示剂,滴定至终点,消耗10.00mL。
已知: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2Cu2++4I—=2CuI↓+I2
2Na2S2O3+I2=2NaI+Na2S4O6
(1)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步骤④中加入的指示剂为 。
(3)通过计算写出蓝色晶体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
(1)4MnO4- +12H+=4Mn2++5O2↑+6H2O
(2)淀粉溶液
(3)n(C2O42-)=0.02000×20.00×10-3×5/2=1.00×10-3mol
n(Cu2+)=0.05000×10.00×10-3=5.00×10-4mol
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晶体还含有阳离子K+,
n(K+)=2×1.00×10-3-2×5.00×10-4=1.00×10-3mol
故晶体的化学式为K2Cu(C2O4)2·xH2O
m(H2O)=0.1680-5.00×10-4×318=0.009g
n(H2O)=0.009/18=5.00×10-4mol
故晶体的化学式为K2Cu(C2O4)2·H2O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测定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题,(2)有碘单质参与或生成的反应均可以用淀粉作为反应是否完全的依据;(3)根据第①步反应可以计算出C2O42-的量,n(C2O42-)=0.02000×20.00×10-3×5/2=1.00×10-3mol
第②是除去溶液中多余的高锰酸钾溶液,第③④可以计算出铜离子的量
n(Cu2+)=0.05000×10.00×10-3=5.00×10-4mol
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晶体还含有阳离子K+,
n(K+)=2×1.00×10-3-2×5.00×10-4=1.00×10-3mol
故晶体的化学式为K2Cu(C2O4)2·xH2O
然后再根据总质量计算出结晶水的量,m(H2O)=0.1680-5.00×10-4×318=0.009g
n(H2O)=0.009/18=5.00×10-4mol
故晶体的化学式为K2Cu(C2O4)2·H2O
考点:考查以工业测定物质组成而设计的计算题,涉及离子方程式书写,滴定指示剂选择、根据守恒计算等有关问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翻失火,应该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
B.用电子天平称量化学药品时,必须先称小烧杯的质量,再称量加入试剂后的总质量,两者之差即为药品的质量。 |
C.制备摩尔盐的过程中,洗涤硫酸亚铁铵晶体时,应用少量酒精洗去晶体表面附着的水分 |
D.在适量氯化钴的乙醇溶液中,逐滴加入水至溶液恰好呈粉红色,加热该溶液,结果依次呈现紫色、蓝紫色、蓝色的变化 |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到实验室学习。在实验桌上摆有如图所示仪器:
(1)指导教师要求同学们写出仪器的名称,某同学书写的答案如下表,请你找出其中的错误,将改正后的名称填写在下表中(若正确,则此空不需要填写)。
仪器编号 | a | b | c | d | e |
名称 | 试管 | 溶量瓶 | 集气瓶 | 碱式滴定管 | 普通漏斗 |
改正的名称 | | | | | |
工业上以锂辉石(Li2O·Al2O3·4SiO2,含少量Ca、Mg元素)为原料生产碳酸锂。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Li2O·Al2O3·4SiO2H2SO4(浓)
Li2SO4
Al2O3·4SiO2·H2O↓
②某些物质的溶解度(S)如下表所示:
T/℃ | 20 | 40 | 60 | 80 |
![]() | 1.33 | 1.17 | 1.01 | 0.85 |
![]() | 34.2 | 32.8 | 31.9 | 30.7 |
实验室制备苯乙酮的化学方程式为:
制备过程中还有CH3COOH+AlCl3―→CH3COOAlCl2+HCl↑等副反应。
主要实验装置和步骤如下:
(Ⅰ)合成:在三颈瓶中加入20g无水三氯化铝和30mL
无水苯。为避免反应液升温过快,边搅拌边慢慢滴加6mL
乙酸酐和10mL无水苯的混合液,控制滴加速率,使反应液
缓缓回流。滴加完毕后加热回流1小时。
(Ⅱ)分离与提纯:①边搅拌边慢慢滴加一定量浓盐酸与冰水混合液,分离得到有机层②水层用苯萃取,分液③将①②所得有机层合并,洗涤、干燥、蒸去苯,得到苯乙酮粗产品④蒸馏粗产品得到苯乙酮
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________;装置b的作用:________。
(2)合成过程中要求无水操作,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乙酸酐和苯的混合液一次性倒入三颈瓶,可能导致________。
A.反应太剧烈 | B.液体太多搅不动 | C.反应变缓慢 | D.副产物增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