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呋喃酚是生产农药克百威的主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1)A物质核磁共振氢谱中各组吸收峰的峰面积之比为 , B→C的反应类型是 , E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 1molD最多可以消耗molNaOH.
(2)已知X的分子式为C4H7Cl,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
(3)Y是X的同分异构体,分子中无支链且不含甲基,则Y发生消去反应所得产物的名称(系统命名)是
(4)下列有关化合物C、D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可用氯化铁溶液鉴别C和D
②C和D含有的官能团完全相同
③C和D互为同分异构体
④C和D均能使溴水褪色
(5)E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②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③含有酯基
④能发生银镜反应.

【答案】
(1)1:1:1;取代反应;羟基、醚键;3
(2)
(3)1,3﹣丁二烯
(4)①③④
(5)
【解析】解:(1)A分子为对称结构,分子中含有3种氢原子,其核磁共振氢谱具有3组吸收峰,个数之比为1:1:1(苯环对称);对比B、C的结构可知,B中酚﹣OH上的H被取代,B→C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由E的结构可知,含有的官能团有羟基、醚键;D含有苯环、碳碳双键,不能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含有酚羟基能和氢氧化钠1:1反应,故选④,所以答案是:1:1:1;取代反应;羟基、醚键;3;(2)对比A、B的结构,可知A→B属于取代反应,则X为CH2=CH(CH3)CH2Cl,反应还有HCl生成,反应方程式为: ,所以答案是: ;(3)Y是X的同分异构体,分子中无支链且不含甲基,则Y为CH2=CHCH2CH2Cl,发生消去反应脱去氯原子及其相邻碳上的氢原子形成碳碳双键CH2=CHCH=CH2 , 1,3碳上含有双键,所以系统命名为:1,3﹣丁二烯,所以答案是:1,3﹣丁二烯;(4)①C不含酚羟基,而D含有酚羟基,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可以用氯化铁溶液鉴别C和D,故①正确;②C含有醚键、D含有酚羟基,二者含有官能团不完全同,故②错误;③C、D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③正确;④C、D均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均能使溴水褪色,故④正确,所以答案是:①③④;(5)E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满足:含有酯基且能发生银镜反应,含有甲酸形成的酯基,且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结合E的结构可知,应还含有4个甲基,且为对称结构,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为: ,所以答案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16分)某小组在验证反应“Fe+2Ag+=Fe2++2Ag”的实验中检测到Fe3+ , 发现和探究过程如下。向硝酸酸化的0.05mol·L-1硝酸银溶液(pH≈2)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有黑色固体,溶液呈黄色。
(1)检验产物
①取少量黑色固体,洗涤后,(填操作和现象),证明黑色固体中含有。
②取上层清液,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
(2)针对“溶液呈黄色”,甲认为溶液中有,乙认为铁粉过量时不可能有,乙依据的原理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针对两种观点继续实验:
①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证实了甲的猜测。同时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且溶液颜色变浅、沉淀量多少与取样时间有关,对比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

取样时间/min

现象

3

产生大量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30

产生白色沉淀;较3 min时量小;溶液红色较3 min时加深

120

产生白色沉淀;较30 min时量小;溶液红色较3 0min时变浅


(资料:Ag+与SCN-生成白色沉淀AgSCN)
②对Fe3+产生的原因作出如下假设:
假设a:可能是铁粉表面有氧化层,能产生Fe3+
假设b:空气中存在O2 , 由于(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可产生Fe3+
假设c:酸性溶液中NO3-具有氧化性,可产生Fe3+
假设d:根据现象,判断溶液中存在Ag+ , 可产生Fe3+
③下列实验Ⅰ可证实假设a、b、c不是产生Fe3+的主要原因。实验Ⅱ可证实假设d成立。
实验Ⅰ:向硝酸酸化的溶液(pH≈2)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不同时间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3 min时溶液呈浅红色,3 0min后溶液几乎无色。
实验Ⅱ:装置如图。其中甲溶液是 , 操作现象是

(3)根据实验现象,结合方程式推测实验ⅰ~ⅲ中Fe3+浓度变化的原因: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