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8.密闭容器中,反应2X(g)?Y(g)+Z(s)已达到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若升高温度,X(g)的浓度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 |
B. | 若容器体积不变,在平衡混合物中加入少量Z(s),则平衡向左移动 | |
C. | 压强变化对该平衡没有影响 | |
D. | 若容器体积不变,加入氦气平衡不移动 |
分析 A、升高温度,X(g)的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放热反应;
B、Z是固体,加入后不影响化学平衡;
C、Z是固态,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
D、体积不变,加入氦气,反应物生成物浓度不变.
解答 解:A、升高温度,X(g)的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放热反应,故A错误;
B、Z是固体,加入后不影响化学平衡,所以加入少量Z(s),平衡不移动,故B错误;
C、因为Z是固态,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所以压强变化对该平衡有影响,故C错误;
D、体积不变,加入氦气,反应物生成物浓度不变,所以平衡不移动,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平衡的影响,注意合理分析反应中各物质的状态,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即可,本题难度中等.
A. | 增加水的量或提高温度都可以加快镁和水的反应速率 | |
B. | 增加硝酸的浓度可以加快锌与硝酸反应制氢气的速率 | |
C. | 蒸干氯化铁溶液能够得到氯化铁固体 | |
D. | 增加气态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未必增大其反应速率 |
A. | 常温、常压下,11.2 L N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 |
B. | 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A | |
C. | 71gCl2所含原子数为2NA | |
D. | 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分子数和原子数都相等 |
A. | 124 g P4含有P-P键的个数为4NA | |
B. | 12 g石墨中含有C-C键的个数为1.5NA | |
C. | 28 g晶体硅中含有Si-Si键的个数为4NA | |
D. | 60 g SiO2中含Si-O键的个数为2NA |
A. | 胶体与溶液有明显不同的外观特征,胶体呈胶状 | |
B. | 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 | |
C. | 将Fe(OH)3胶体进行过滤,所得滤液与原来胶体组成是不同的 | |
D. | 豆浆是胶体,因为豆浆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 |
难溶电解质 | AgI | AgOH | Ag2S | PbI2 | Pb(OH)2 | PbS |
Ksp | 8.3×10-12 | 5.6×10-8 | 6.3×10-50 | 7.1×10-9 | 1.2×10-15 | 3.4×10-28 |
A. | 取代,4 mol Cl2 | B. | 加成,2 mol Cl2 | ||
C. | 加成、取代,2 mol Cl2 | D. | 加成、取代,3 mol Cl2 |
A. | 用10 mL的量筒量取4.8 mL的浓硫酸 | |
B. | 做金属钠实验时,剩余的钠放回原试剂瓶 | |
C. | 配制FeCl3溶液时,将FeCl3固体溶于盐酸中,然后再用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 | |
D. | 欲制备Fe(OH)3胶体,向盛有沸水的烧杯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并长时间煮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