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6.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A(g)+B(g)?xC(g),有如图(T表示温度,P表示压强,C%表示C的体积分数)所示的反应曲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x=2,T1>T2,P2>P1 | |
B. | P3>P4,y轴表示B的质量分数 | |
C. | 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 | |
D. | 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
分析 图1中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知,T1>T2,P2>P1,增大压强,C的体积分数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所以x=1;升高温度,C的体积分数降低,说明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解答 解:图1中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知,T1>T2,P2>P1,增大压强,C的体积分数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所以x=1;升高温度,C的体积分数降低,说明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A.由上述分析可知,x=1,T1>T2,P2>P1,故A错误;
B.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的质量分数增大,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的质量分数减小,则P3<P4,故B错误;
C.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容器容积不变,反应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故C错误;
D.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增大,平均摩尔质量减小,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小,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增大,则P3>P4,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象、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关键是利用“定一议二”与“先拐先平数值大”原则分析反应特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固体时能导电的晶体一定为金属晶体 | |
B. | 某晶体固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该晶体一定为离子晶体 | |
C. | 某晶体难溶于水、熔点高、固态不导电,熔化时导电,可判断该晶体为离子晶体 | |
D. | 由原子构成的晶体均具有熔沸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
7.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叫做等电子体,下列微粒属于等电子体的是( )
A. | 12CO2和14CO | B. | H2O2和D2O | C. | N2和13CO | D. | NO和CO |
11.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各项事实中,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
A. | 甲醛和甲酸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 |
B. | 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 |
C. | 苯酚与溴水直接就可反应,而苯与溴反应则需要加铁屑 | |
D. | 苯酚和乙酸都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 |
1.2010年8月15日为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全国哀悼日,为防止大灾之后有大疫,灾区的饮用水消毒是防止病从口入的措施之一.高铁酸钠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高铁酸钠(Na2FeO4)制备方法有:
湿法制备的主要反应为:2Fe(OH)3+3ClO-+4OH-═2FeO42-+3Cl-+5H2O,
干法制备的主要反应为: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湿法制备的主要反应为:2Fe(OH)3+3ClO-+4OH-═2FeO42-+3Cl-+5H2O,
干法制备的主要反应为: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高铁酸钠中铁显+6价 | |
B. | 湿法中每生成1 mol Na2FeO4转移3 mol电子 | |
C. | 干法中每生成1 mol Na2FeO4转移3 mol电子 | |
D. | Na2FeO4处理水时,不仅能消毒杀菌,还能除去水体中的H2S、NH3等,生成的Fe(OH)3还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 |
8.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其能量变化符合如图的是( )
A. | 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液态水 | |
B. | 稀盐酸与金属镁反应 | |
C. | 生石灰与稀盐酸反应 | |
D. | 硫酸铵晶体与氢氧化钡晶体混合研磨而反应 |
5.m g 铜与足量浓硫酸完全反应,放出的气体经干燥后为n L,则被还原的硫酸为( )
A. | $\frac{m}{64}$ g | B. | $\frac{48m}{32}$$\frac{49m}{32}$g | C. | $\frac{n}{22.4}$mol | D. | 不能确定 |
6.工业上合成氨时一般采用500℃左右的温度,其原因是( )
(1)适当提高氨的合成速率(2)提高氢气的转化率(3)提高氨的产率(4)催化剂在5000C时活性最大.
(1)适当提高氨的合成速率(2)提高氢气的转化率(3)提高氨的产率(4)催化剂在5000C时活性最大.
A. | 只有(1) | B. | (1)(2) | C. | (2)(3)(4) | D. |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