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草酸亚铁晶体(FeC2O4·xH2O)为淡黄色粉末,不溶于水,可作照相显影剂和制药工业,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其性质进行如下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Ⅰ.定性探究

选用下列试剂设计实验方案,完成下表内容。

试剂:酸性KMnO4 溶液、H2O2 溶液、KSCN 溶液

操作

现象

结论与解释

(1)取少量草酸亚铁晶体于试管中,加入2mL 水,振荡后静

有淡黄色沉淀,上层清液无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继续加入2mL稀硫酸,振荡

固体溶解,溶液变为浅绿色

草酸亚铁溶于硫酸,硫酸酸性____草酸(强于”、“弱于等于”)

(3)向步骤(2)所得溶液中滴加几滴K3[Fe(CN)6]溶液

___________

含有Fe2+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H2C2O4 C2O42-具有还原性

Ⅱ.定量探究:滴定实验测x 的值

(5)滴定前,下列操作的正确顺序是c→ _________ →d(填字母序号)。

a.排尽滴定管尖嘴的气泡并调整液面 b.盛装0.1000 mol·L-1 的酸性KMnO4 溶液

c.查漏、清洗 d.初始读数、记录为0.50 mL

e.0.1000 mol·L-1 的酸性KMnO4 溶液润洗

(6)称取 m 克样品,加入适量稀硫酸溶解,用步骤(5)准备的标准KMnO4 溶液直接滴定,溶解时最适合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 ,滴定反应的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

(7)终点读数为20.50mL。结合上述实验数据求得x=____________(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FeC2O4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4)。

【答案】草酸亚铁不溶于水 强于 产生蓝色沉淀 继续滴加K3[Fe(CN)6]溶液(或至不再沉淀),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酸性KMnO4 溶液 紫色褪去 eba 锥形瓶、玻璃棒 CO2Fe2(SO4)3 -8

【解析】

由草酸亚铁晶体化学式FeC2O4·xH2O可知,FeC2O4·xH2O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碳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其中Fe2+C2O42-均具有还原性,能使酸性KMnO4 溶液褪色,检验Fe2+可滴加K3[Fe(CN)6]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说明含有Fe2+;若测定x值,可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以0.1000 mol·L-1 的酸性KMnO4 溶液为标准液进行滴定,根据反应定量关系,计算x值,以此解答。

Ⅰ.(1)取少量草酸亚铁晶体于试管中,加入2mL 水,振荡后静置有淡黄色沉淀,上层清液无色,说明草酸亚铁不溶于水,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草酸亚铁不溶于水;

(2)继续加入2mL稀硫酸,振荡,固体溶解,溶液变为浅绿色,草酸亚铁溶于硫酸,说明硫酸酸性强于草酸,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强于;

(3)向步骤(2)所得溶液中滴加几滴K3[Fe(CN)6]溶液,能够证明含有Fe2+说明现象为产生蓝色沉淀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产生蓝色沉淀

(4)若要证明H2C2O4 C2O42-具有还原性,则可用酸性KMnO4 溶液,若褪色,则可证明,但Fe2+的存在对检验有干扰,需要滴加K3[Fe(CN)6]溶液使Fe2+完全转化为沉淀后,取上层清液进行实验,可排除Fe2+的干扰,所以有关操作和现象是继续滴加K3[Fe(CN)6]溶液(或至不再沉淀),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酸性KMnO4 溶液,紫色褪去,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继续滴加K3[Fe(CN)6]溶液(或至不再沉淀),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酸性KMnO4 溶液;紫色褪去;

Ⅱ.(5)滴定管在使用前应检查是否漏水,后清洗干净,为避免误差,应用标准溶液润洗,润洗后盛装标准溶液,排除气泡并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记录初始读数,然后开始滴定实验,滴定过程中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实验结束后,记录数据,因此正确顺序为:cebad。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eba;

(6)为了减少样品的损失,溶解时最适合的玻璃仪器是锥形瓶、玻璃棒;滴定时KMnO4为氧化剂,将FeC2O4·xH2O用硫酸溶解后的溶液中的Fe2+氧化为Fe3+,将C2O42-氧化为CO2,KMnO4还原为Mn2+所以氧化产物是CO2Fe2(SO4)3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O2Fe2(SO4)3

(7)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得反应物的关式为:5FeC2O43 KMnO4

n(FeC2O4)=n(KMnO4)= 0.1000 mol·L-1(20.50-0.50)10-3L=mol,

根据公式m=nM,得mol(144+18x)g/mol=mg,

解得:x==-8,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8。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丙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丙烷脱氢制丙烯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反应原理如下:C3H8(g)C3H6(g)+H2(g) H1

(1)一定温度下,向 10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2 mol C3H8 发生反应,经过 10 min达到平衡状态,测得平衡时气体压强是开始的 1.75 倍。

0 ~ 10 min内丙烯的生成速率υ(C3H6) =_________,C3H8 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

②下列情况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B.[c(C3H6)·c(H2)]/c(C3H8)保持不变

C.H1 保持不变 D.C3H8 分解速率与 C3H6 消耗速率相等

(2)总压强分别为 p1 p2 时,上述反应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测得丙烷及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如下图所示:

①压强:p1_____(“>”“<”)p2

②为了提高反应速率和反应物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

③若 p1 = 0.1 MPa,起始时充入一定量的丙烷发生反应,计算 Q 点对应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p =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④在 0.1 MPa、527℃条件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丙烷和稀有气体,发生丙烷脱氢反应,随着的增加,丙烷脱氢转化率逐渐增大。试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际生产中,还可能存在如下副反应:

C3H8(g)C2H4(g)+CH4(g) H2 = +81.7 kJ/mol

C2H4(g)+H2(g)C2H6(g) H3

C3H8(g) +H2(g)CH4(g)+C2H6(g) H4 = -54.8 kJ/mol

则△H3=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