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6.某学生做乙醛的还原性实验时,取1mol/LCuSO4溶液和0.5mol/LNaOH溶液各1mL,在一支洁净的试管内混合后,向其中又加入0.5mL40%的乙醛,结果无红色沉淀出现.导致该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 )A. | 充分加热至沸腾 | B. | 加入乙醛太少 | ||
C. | 加入NaOH溶液的量不够 | D. | 加入CuSO4溶液的量不够 |
分析 乙醛和新制的Cu(OH)2反应,该反应的本质是:乙醛中的醛基具有还原性,新制的氢氧化铜具有氧化性,醛基与氢氧化铜中的+2价的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操作的关键是碱要过量,据此,即可解答.
解答 解:A.乙醛和新制的Cu(OH)2反应:CH3CHO+2Cu(OH)2$\stackrel{加热}{→}$CH3COOH+Cu2O+2H2O,充分加热至沸腾完全满足反应的需要,故A错误;
B.该反应的本质是:乙醛中的醛基具有还原性,新制的氢氧化铜具有氧化性,醛基与氢氧化铜中的+2价的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只要有醛基即可反应,故B错误;
C.n(CuSO4)=1mol/L×0.001L═0.001mol,根据反应:CuSO4+2NaOH=Cu(OH)2↓+2Na2SO4,可知:n(NaOH)=2n(CuSO4)=0.002mol n(NaOH)=0.5mol/L×V,V=4mL,应该加0.5mol/L NaOH溶液4mL,实际只加了1mL,NaOH溶液的量不够,故C正确;
D.n(NaOH)=0.5mol/L×0.001L=0.0005mol,根据反应:CuSO4+2NaOH═Cu(OH)2↓+2Na2SO4可知:n(NaOH)=2n(CuSO4),n(CuSO4)=0.00025mol,应该加CuSO4 0.25mL,实际加了1mL,故CuSO4的量是充足的,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乙醛和新制的Cu(OH)2反应,碱要过量的条件是解答的关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6.下列各组中属于同素异形体关系的是( )
A. | ${\;}_{19}^{40}K$与${\;}_{20}^{40}Ca$ | B. | T2O与H2O | ||
C. | ${\;}_{19}^{40}K$与${\;}_{19}^{39}K$ | D. | 金刚石与石墨 |
17.某混合气体由两种气态烃组成,取2.24L该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得到4.48L二氧化碳(气体体积都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和3.6g水,则这两种气体可能是( )
A. | CH4和C3H8 | B. | CH4和C3H4 | C. | C2H4和C3H4 | D. | C2H4和C2H6 |
14.X、Y、Z是三种主族元素,如果Xm+与Yn-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Zn-半径大于Yn-半径,则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 Z>X>Y | B. | X>Y>Z | C. | Z>Y>X | D. | X>Z>Y |
1.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是( )
①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②苯分子中碳碳键的键长都相等;
③苯能在加热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
④经实验测得邻二甲苯仅有一种结构;
⑤苯在三溴化铁存在的条件下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但不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
①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②苯分子中碳碳键的键长都相等;
③苯能在加热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
④经实验测得邻二甲苯仅有一种结构;
⑤苯在三溴化铁存在的条件下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但不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
A. | ②③④⑤ | B. | ①③④⑤ | C. | ①②④⑤ | D. | ①②③④ |
11.海洋是一座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如图是从海水中提取若干种化学物质的流程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除去粗盐中的SO42-、Ca2+、Mg2+、Fe3+等杂质,①中加入试剂的顺序为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 |
B. | ②中包含制取MgCl2溶液、无水MgCl2及电解熔融状态的MgCl2几个阶段 | |
C. | ③④⑤中溴元素均被氧化 | |
D. | 蒸馏法是技术最成熟也是最具发展前景的海水淡化方法 |
18.下列关于价电子构型3s23p4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它的元素符号为S | |
B. | 它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 | |
C. | 可以与H2化合生成气态化合物 | |
D. | 其轨道表示式为 |
15.有一种苯的同系物,分子式为C9H12,苯环上只含有一个取代基,则其与氢气完全加成后的产物的一氯代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 | 11种 | B. | 12种 | C. | 13种 | D. | 14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