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9.氨与硝酸都是氮的重要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完成下列填空:实验室设计了如图1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氨的催化氧化”等实验.(1)A处是气体发生装置,A中所用试剂只能从下列物质中选取:
①硝酸铵 ②碳酸氢铵 ③氯化铵 ④熟石灰 ⑤氢氧化钠
若A中制取气体时只用了一种试剂,该试剂可以是②(选填上述编号),此时A处的装置应为d(选图2编号).
至此,完成了对图1中装置的补充.某同学从安全与环保的角度考虑,该装置存在两处明显的缺陷,你认为这两处缺陷是D中液体可能会倒吸、缺少尾气处理装置,会污染环境.
(2)写出图1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一个即可)2Na2O2+2H2O=4NaOH+O2↑或2Na2O2+2CO2=2Na2CO3+O2;在图1中,若A、B处试剂足量,则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
(3)写出图1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分析 (1)铵盐受热分解产生氨气,过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根据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合适的装置;
氨气极易溶于水,实验会倒吸,氨气有毒,需要尾气处理;
(2)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据此写出反应的方程式;装置E中氧气足量,NO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与铜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据此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装置C中氨气与氧气催化氧化生成氨气和水,据此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解答 解:(1)铵盐受热分解产生氨气,过氧化钠在此装置中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制取氨气的药品可以用NH4HCO3或(NH4)2CO3,药品均为固体,选择的装置符合加热固体制气体,应该选用d装置;
氨气极易溶于水,该装置会发生倒吸,应该在装置C与D之间增加一个防倒吸装置;氨气有毒,缺少尾气处理装置,会污染环境,需要尾气处理,要在D后增加一个尾气吸收装置,
故答案为:②;d;D中液体可能会倒吸;缺少尾气处理装置,会污染环境;
(2)图1装置B中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
在图1中,若A、B处试剂足量,则NO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生成的硝酸能够与铜片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气体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
故答案为:2Na2O2+2H2O=4NaOH+O2↑或2Na2O2+2CO2=2Na2CO3+O2(Na2O2与水或Na2O2与CO2的反应写一个即可);3Cu+8H++2NO3-=3Cu2++2NO↑+4H2O;
(3)图1装置C中氨气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故答案为: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点评 本题考查了氨气的制取和性质,题目难度中等,明确氨气的性质及制备原理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
A. | 苯中碳碳键是介于C-C和C=C之间的一种特殊共价键 | |
B. | 甲烷、乙烯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
C. | 葡萄糖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有银镜生成 | |
D. | 医用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消毒杀菌 |
A. | 为放热反应 | B. | 为吸热反应 | C. | 属于燃烧反应 | D. | 属于中和反应 |
A. | 反应后溶液中不存在任何沉淀,所以反应前后Cu2+的浓度不变 | |
B. | 在[Cu(NH3)4]2+离子中,Cu2+提供空轨道,NH3提供孤对电子 | |
C. | 沉淀溶解后将生成深蓝色的正四面体形的配离子[Cu(NH3)4]2+ | |
D. | 加入极性较小的溶剂乙醇后,将析出[Cu(H2O)4]SO4•H2O晶体 |
A. | SO2、SO3都是极性分子 | |
B. | 在H3O+和[Cu(H2O)4]2+中都存在配位键 | |
C. | 元素电负性越大的原子,该元素的原子吸引键合电子的能力越强 | |
D. | 原子晶体中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具有键能大、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
A. | 用水不能鉴别苯和溴苯 | |
B. | 苯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 |
C. | 乙烯、氯乙烯、聚乙烯均可使酸性高锰钾溶液褪色 | |
D. | 某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如图(图中棍表示单键、双键或叁键),它属于烃的含氧衍生物,该有机物可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