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 装置可收集NO气体 | |
B. | 装置可吸收多余氨气且能防止倒吸 | |
C. | 装置可实现反应: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 |
D. | 装置可证明非金属性:S>C>Si |
分析 A.NO与氧气反应;
B.苯的密度比水小,不能隔绝氨气与稀硫酸;
C.Cu为阳极,则Cu失去电子;
D.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可利用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比较非金属性.
解答 解:A.NO与氧气反应,则不能利用图中排空气法收集,应选排水法,故A错误;
B.苯的密度比水小,不能隔绝氨气与稀硫酸,则图中不能防止倒吸,应将苯改为四氯化碳,故B错误;
C.Cu为阳极,则Cu失去电子,则不能点击水生成氧气,应将Cu改为阴极可电解水,故C错误;
D.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得到酸性为硫酸>碳酸>硅酸,可利用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比较非金属性为S>C>Si,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气体的收集、电解及酸性和非金属性比较等,把握物质的性质、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装置的作用及评价性分析,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1.稀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战略性资源,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国防军工等多个领域.一种从废弃阴极射线管(CRT)荧光粉中提取稀土元素钇(Y)的工艺流程如图1:
已知:①废弃CRT荧光粉的化学组成(某些不参与反应的杂质未列出)如表所示;
②不同离子沉淀的pH如图2所示.
(1)步骤Ⅰ中进行原料预处理的目的为除去ZnO和Al2O3;富集稀土元素;降低后续耗酸量.
(2)步骤Ⅱ中有黄绿色气体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bO2+4HCl$\frac{\underline{\;\;△\;\;}}{\;}$PbCl2+Cl2↑+2H2O.
(3)步骤Ⅲ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
(4)步骤Ⅳ中除杂试剂DDTC除去的杂质离子有Zn2+、Pb2+,其不能通过直接加碱的方法除去,原因为Zn2+、Pb2+与Y3+沉淀的pH相近,三者因同时沉淀而无法分离.
(5)步骤Ⅴ中Y3+沉淀完全时,需保证滴加草酸后的溶液中c(C2O42-)不低于2.0×10-6mol/L.(已知:当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时,沉淀就达完全;Ksp[Y2(C2O4)3]=8.0×10-25)
(6)步骤Ⅵ中草酸钇隔绝空气加热可以得到Y2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Y2(C2O4)3$\frac{\underline{\;\;△\;\;}}{\;}$Y2O3+3CO↑+3CO2↑.
已知:①废弃CRT荧光粉的化学组成(某些不参与反应的杂质未列出)如表所示;
②不同离子沉淀的pH如图2所示.
阶段/含量%/成分 | Y2O3 | ZnO | Al2O3 | PbO2 | MgO |
预处理前 | 24.28 | 41.82 | 7.81 | 1.67 | 0.19 |
预处理后 | 68.51 | 5.42 | 4.33 | 5.43 | 0.50 |
(2)步骤Ⅱ中有黄绿色气体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bO2+4HCl$\frac{\underline{\;\;△\;\;}}{\;}$PbCl2+Cl2↑+2H2O.
(3)步骤Ⅲ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
(4)步骤Ⅳ中除杂试剂DDTC除去的杂质离子有Zn2+、Pb2+,其不能通过直接加碱的方法除去,原因为Zn2+、Pb2+与Y3+沉淀的pH相近,三者因同时沉淀而无法分离.
(5)步骤Ⅴ中Y3+沉淀完全时,需保证滴加草酸后的溶液中c(C2O42-)不低于2.0×10-6mol/L.(已知:当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时,沉淀就达完全;Ksp[Y2(C2O4)3]=8.0×10-25)
(6)步骤Ⅵ中草酸钇隔绝空气加热可以得到Y2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Y2(C2O4)3$\frac{\underline{\;\;△\;\;}}{\;}$Y2O3+3CO↑+3CO2↑.
12.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用装置精炼铜,则b极为精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 |
B. | 装置的总反应是Cu+2Fe3+=Cu2++2Fe2+ | |
C. | 装置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 | |
D. | 装置中的铁钉浸入浓硫酸中几乎没被腐蚀 |
9.A、B、C、D、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是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的非金属,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的族序数比A的族序数大1,D的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内层电子数和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元素的离子半径A<B<C<E | |
B. | 工业上利用电解C的氯化物溶液的方法制备单质C | |
C. | D的气态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
D. | D与C,A与D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
16.下列各项实验的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可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器中的液体 | |
B. | 为了防止容量瓶漏液,可在玻璃塞上涂上凡士林 | |
C. | 为了使制取氢气的速率加快,可向稀硫酸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 | |
D. | 为了使配制的FeCl3溶液不产生混浊,可加入盐酸和铁片 |
6.已知某种气态化石燃料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为了测定这种燃料中碳和氢两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可将气态燃料放入足量的氧气中燃烧,并使产生的气体(包括水)全部通入如图所示的装置,得到如表所示的实验数据(左侧U形管中干燥剂至吸收水蒸气且假设产生的气体完全被吸收,忽略澄清石灰水中的水分损失)
根据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完毕后,生成物中水的质量为1.35g,假设广口瓶里生成一种正盐,其质量为5g
(2)生成的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0.15g.
(3)生成的CO2中碳元素的质量为0.6g.
(4)气态化石燃料的分子式为C2H6.
实验前 | 实验后 | |
(干燥剂+U形管)的质量 | 51.10g | 52.45g |
(澄清石灰水+广口瓶)的质量 | 408.00g | 410.20 |
(1)实验完毕后,生成物中水的质量为1.35g,假设广口瓶里生成一种正盐,其质量为5g
(2)生成的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0.15g.
(3)生成的CO2中碳元素的质量为0.6g.
(4)气态化石燃料的分子式为C2H6.
10.向盛有1mL 0.1mol/L MgCl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1~2滴2mol/L 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2滴0.1mol/L FeCl3溶液,静置.观察并记录现象
步骤 | 向 Mg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 向有白色沉淀的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 | 静置 |
现象 |
16.下列反应生成物不受反应物的用量或浓度影响的是( )
A. | 硫酸与氯化钠反应 | B. | 硝酸银溶液中滴加稀氨水 | ||
C. | 铁在硫蒸气中燃烧 | D. | 铁粉加入硝酸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