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6.下列化学用语中表达正确的是( )A. | 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 B. | C2H4的球棍模型 | ||
C. | 环已烷的结构简式 | D. | 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
分析 A.氯原子漏掉孤对电子;
B. 为C2H4的比例模型;
C.环己烷分子为含有1个六元环的环烷烃;
D.次氯酸分子中不存在氢氯键,其中心原子为氧原子.
解答 解:A.四氯化碳分子中含有4个碳氯键,碳原子和氯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四氯化碳正确的电子式为:,故A错误;
B.C2H4的球棍模型为:,故C错误;
C.环已烷的结构简式 ,故C正确;
D.次氯酸分子的中心原子为氧原子,分子中存在1个氢氧键和1个氧氯键,次氯酸的结构式为:H-O-Cl,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子式、结构简式、比例模型、球棍模型的表示方法判断,熟悉相关化学用语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6.中学化学常见物质甲、乙、丙、丁之间存在转化关系:甲+乙→丙+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甲为铜,丁为氯化亚铁,则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 |
B. | 若甲为碳,丁为硅,则丙一定是二氧化碳 | |
C. | 若甲为铝,丁为三氧化二铝,则丙可能是镁 | |
D. | 若甲为NH4+,乙为OH-,则甲、乙、丙、丁4种粒子均含10个电子 |
14.下列实验操作、步骤、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除去苯中的少量溴:加入NaOH溶液,振荡、静置分层后,除去水层 | |
B. | 除去乙酸乙酯中残留的乙醇:加入乙酸和浓硫酸,然后加热,再分液 | |
C. | 将红热的铜丝迅速插入乙醇中,反复多次,可观察到铜丝表面变黑,并能闻到香味 | |
D. |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并加热,为测定其是否发生水解和是否完全水解,需使用到的试剂有碘水和新制Cu(OH)2悬浊液 |
1.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入冰醋酸 | |
B. | 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侵入液面的目的是防止实验过程中产生倒吸现象 | |
C. | 实验时加热试管a需小心均匀加热的原因是避免液体剧烈沸腾,减少乙醇,乙酸的挥发,防止温度过高时发生炭化 | |
D. | 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酯 |
18.下列物质中,可一次性鉴别乙酸、乙醇、苯及氢氧化钡溶液的是( )
A. | 金属钠 | B. | 溴水 | C. | 碳酸钠溶液 | D. | 新制Cu(OH)2悬浊液 |
15.现有部分原子序数小于18 的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
(1)元素X的一种同位素可测定文物年代:这种同位素的符号是146C(用元素符号表示)元素Z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2)元素Y与氢元素形成一种离子,则检验溶液中存在该离子的方法是:向溶液(或待测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能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溶液中存在NH4+,反之,不存在NH4+.
(3)写出Z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H)3+OH-═AlO2-+2H2O.
(4)元素X与元素Y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N(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bc.
a.常温下X的单质和Y的单质状态不同
b.Y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比X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强
c.X与Y形成的化合物中X元素呈正价态
(5)探寻物质的性质差异性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X、Y、Z三种元素的单质中化学性质明显不同于其他两种单质的是Al(用元素符号表示),理由Al为金属单质,其余为非金属单质.
元素编号 |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
X |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
Y | 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其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 |
Z | 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5个电子 |
(2)元素Y与氢元素形成一种离子,则检验溶液中存在该离子的方法是:向溶液(或待测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能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溶液中存在NH4+,反之,不存在NH4+.
(3)写出Z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H)3+OH-═AlO2-+2H2O.
(4)元素X与元素Y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N(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bc.
a.常温下X的单质和Y的单质状态不同
b.Y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比X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强
c.X与Y形成的化合物中X元素呈正价态
(5)探寻物质的性质差异性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X、Y、Z三种元素的单质中化学性质明显不同于其他两种单质的是Al(用元素符号表示),理由Al为金属单质,其余为非金属单质.
16.某小组探究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实验步骤及记录如下:
Ⅰ.分别向盛有0.5g Na2CO3固体、0.5gNaHCO3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mL水(20℃),搅拌,测量温度为T1;
Ⅱ.静置恒温后测量温度为T2;
Ⅲ.分别加入10mL 密度约为1.1g/mL 20%的盐酸(20℃),搅拌,测量温度T3.
得到下表的数据:
回答下列问题:
(1)NaHCO3溶于水显碱性,其原因是HCO3-+H2O?H2CO3+OH-(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根据试题后的附表判断:步骤Ⅰ中Na2CO3、NaHCO3固体能否全部溶解是(填“是”或“否”).
(3)分析表1的数据得出:Na2CO3固体溶于水放热,NaHCO3固体溶于水吸热(填“放热”或“吸热”).
(4)甲同学分析上述数据得出:Na2CO3和NaHCO3与盐酸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乙同学认为应该增加一个实验,并补做如下实验:向 盛 有10mL水(20℃)的烧杯中加入10mL密度约为1.1g/mL20%的盐酸(20℃),搅拌,测量温度为22.2℃.
(5)结合上述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A.NaHCO3与盐酸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不能用稀盐酸鉴别Na2CO3和NaHCO3固体
C.Na2CO3、NaHCO3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的能量变化还与物质的溶解等因素有关
(6)丙同学为测定一份NaHCO3和Na2CO3混合固体中NaHCO3的纯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其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
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
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若按A方案进行实验,则原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frac{84b}{31a}$×100%(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附表:溶解度表
Ⅰ.分别向盛有0.5g Na2CO3固体、0.5gNaHCO3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mL水(20℃),搅拌,测量温度为T1;
Ⅱ.静置恒温后测量温度为T2;
Ⅲ.分别加入10mL 密度约为1.1g/mL 20%的盐酸(20℃),搅拌,测量温度T3.
得到下表的数据:
温度 试剂 | T1/℃ | T2/℃ | T3/℃ |
NaCO3 | 23.3 | 20.0 | 23.7 |
NaHCO3 | 18.5 | 20.0 | 20.8 |
(1)NaHCO3溶于水显碱性,其原因是HCO3-+H2O?H2CO3+OH-(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根据试题后的附表判断:步骤Ⅰ中Na2CO3、NaHCO3固体能否全部溶解是(填“是”或“否”).
(3)分析表1的数据得出:Na2CO3固体溶于水放热,NaHCO3固体溶于水吸热(填“放热”或“吸热”).
(4)甲同学分析上述数据得出:Na2CO3和NaHCO3与盐酸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乙同学认为应该增加一个实验,并补做如下实验:向 盛 有10mL水(20℃)的烧杯中加入10mL密度约为1.1g/mL20%的盐酸(20℃),搅拌,测量温度为22.2℃.
(5)结合上述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A.NaHCO3与盐酸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不能用稀盐酸鉴别Na2CO3和NaHCO3固体
C.Na2CO3、NaHCO3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的能量变化还与物质的溶解等因素有关
(6)丙同学为测定一份NaHCO3和Na2CO3混合固体中NaHCO3的纯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其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
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
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若按A方案进行实验,则原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frac{84b}{31a}$×100%(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附表:溶解度表
温度 溶解度 | 10℃ | 20℃ | 30℃ | 40℃ |
NaCO3 | 12.5g | 21.5g | 39.7g | 40.0g |
NaHCO3 | 8.1g | 9.6g | 11.1g | 12.7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