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根据下列转化关系以及现象回答:
(1)固体X的名称是 ,Y的化学式是 。
(2)写出反应l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 。
(4)若15.6g X和足量水反应,转移 mol e-。
(1)过氧化钠 Na2CO3(2)2Na2O2+2CO2=2Na2CO3+O2(3)Na2CO3+Ca(OH)2= CaCO3↓+2NaOH(4)0.2
解析试题分析:(1)Na2CO3能与水及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所以与它反应的气体A是二氧化碳。(2)反应产生碳酸钠和氧气。固体Y是碳酸钠,气体B是氧气。钠在氧气中燃烧得到过氧化钠淡黄色固体。反应的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发生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Na2CO3+Ca(OH)2= CaCO3↓+2NaOH。碳酸钙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4)Na2O2化学式的式量是78,15.6g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0.2mol.根据化学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可知若有2mol过氧化钠反应,转移电子2mol.现在有0.2mol发生反应,所以转移电子0.2mol.
考点:考查钠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的知识。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某课外小组对一些金属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进行研究。
(1)下表为“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实验报告的一部分: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①将打磨过的铝片(过量)放入一定浓度的CuCl2溶液中。 | 产生气泡,析出疏松的红色固体,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
②反应结束后分离出溶液备用。 | |
③红色固体用蒸馏水洗涤后,置于潮湿空气中。 | 一段时间后固体由红色变为绿色[视其主要成分为Cu2(OH)2CO3]。 |
按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现象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只写离子方程式)
①析出疏松的红色固体 ;
③一段时间后固体由红色变为绿色 。
(2)用石墨作电极,电解上述实验分离出的溶液,两极产生气泡。持续电解,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解释此现象的离子方程式是 、 。
(3)工业上可用铝与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反应来治炼金属锰。
①用铝与软锰矿冶炼锰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②MnO2在H2O2分解反应中作催化剂。若将适量MnO2加入酸化后的H2O2溶液中,MnO2溶解产生M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有一种细菌在酸性水溶液、氧气存在下,可以将黄铜矿(主要成分是CuFeS2,含少量杂质SiO2)氧化成硫酸盐。运用该原理生产铜和绿矾(FeSO4·7H2O)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 Fe2+ | Cu2+ | Fe3+ |
开始转化成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 | 7.6 | 4.7 | 2.7 |
完全转化成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 | 9.6 | 6.7 | 3.7 |
(1)加入CuO将溶液的pH调节到约为4,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该操作的原因 。
(2)写出能实现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 。
(3)试剂b为 。
(4)欲从滤液中获得绿矾晶体,操作Ⅰ应为浓缩、 、 。
(5)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