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2.室温下,关于下列四种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序号
溶液氨水NaOHCH3COOHHCl
浓度c/mol•L-10.010.010.010.01
A.由水电离出的c(H+):①=②=③=④
B.溶液的pH:②>①>④>③
C.②、③混合呈中性,所需溶液的体积:③>②
D.①、④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离子的浓度:c(NH4+)=c(Cl-)>c(H+)=c(OH-

分析 A.酸或碱抑制水电离,含有弱根离子的盐促进水电离,酸的酸性越强,其抑制水电离程度越大,据此分析解答;
B.PH=-lgc(H+),根据溶液的酸碱性确定溶液中pH大小;
C.乙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②、③等体积混合呈碱性,要使乙酸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呈中性,则需乙酸的物质的量稍微大些;
D.①、④等体积混合生成的氯化铵是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

解答 解:A.等浓度的这四种溶液都抑制水电离,氢氧化钠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和盐酸中氢离子浓度相等,所以二者抑制水电离程度相等,醋酸中氢离子浓度小于盐酸,所以醋酸抑制水电离程度小于盐酸,氨水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小于氢氧化钠,所以氨水抑制水电离程度小于氢氧化钠,氨水和醋酸电离程度相当,所以抑制水电离程度相等,所以由水电离出的C(H+)大小关系正确的是①=③>②=④,故A错误;
B.PH=-lgc(H+),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存在电离平衡,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所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盐酸和醋酸,醋酸的pH大于盐酸,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氨水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的pH大于氨水,溶液的pH:②>①>③>④,故B错误;
C.乙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要使乙酸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呈中性,则需乙酸的物质的量稍微大些,因乙酸浓度等于氢氧化钠,所以所需溶液的体积:③>②,溶质为乙酸、乙酸钠,故C正确;
D.①、④等体积混合,得到氯化铵溶液,溶液中,铵根离子部分水解,则氯离子浓度最大,水解显酸性,则c(H+)>c(OH-),且显性离子大于隐性离子,则溶液中离子浓度为:c(Cl-)>c(NH4+)>c(H+)>c(OH-),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pH值相对大小的比较等知识点,注意水溶液中酸或碱都抑制水的电离,溶液中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小,掌握演的水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时解答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Q、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Y的氟化物YF3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Z、Q、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混合均能反应生成盐和水.R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可用来代替R2进行自来水的消毒.
(1)Z、Q、R三种元素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写元素符号)Cl->Na+>Al3+
(2)X与氧按原子个数比为1:2组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Z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溶液的pH>7(填“<”、“>”或“=”).
(3)R比同期相邻的主族元素非金属性强,写出能证明这一结论的一个实验事实H2S+Cl2=2HCl+S↓.制取RO2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图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2+Cl2=2NaCl+2ClO2
(4)反应3XO+2YO2=3XO2+Y2O的产物Y2O俗称“笑气”,医疗上曾用作可吸入性麻醉剂.下列有关说法一定正确的是CD.
A.上述反应中每消耗1molYO2,就会生成11.2L的Y2O
B.Y2O有氧化性且为HYO2的酸酐
C.等质量的Y2O和XO2含有相等的电子数
D.上述反应每生成1molY2O转移6mol电子
(5)已知A、B、C均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均含有上述五种元素中的一种,在D作用下存在如图2的转化关系.
①若D为常见的金属单质,与氧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一种为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图2中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检验B中阳离子所需要的试剂为硫氰化钾溶液.
②若D为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A为仅由上述五种元素中的两种组成的正盐,图2中反应均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写出A与C反应生成B的离子方程式Al3++3AlO2-+6H2O=4Al(OH)3↓.浓度为0.1mol•L-1的A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Cl-)>c(Al3+)>c(H+)>c(OH-).
4.已知A、B、D、E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短周期元素,D为气体单质,E为黑色粉末,在如图1转化中E均起催化作用(某些产物已略去).请回答:
(1)A的化学式为KClO3;B分子的电子式为
(2)已知E与含A中某种元素的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一种含有该元素的气体X.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该气体的性质,设计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III中夹持装置已略去,其中a为干燥的品红试纸,b为湿润的品红试纸.
①装入药品前,检查I中气体发生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在II中加水,没过长导管口,用酒精灯微热圆底烧瓶,若II中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有水进入II中的长导管,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I气密性良好;
②写出装置I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nO2+4H++2Cl- $\frac{\underline{\;\;△\;\;}}{\;}$Mn2++Cl2↑+2H2O;
③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IV中出现淡黄色沉淀,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Cl2=S↓+2 Cl-
④实验结束后,该组同学在装置Ⅲ中观察一b的红色褪去,但是并未观察到“a无明显变化”这一预期现象.为了达到这一实验目的,你认为在装置(选填装置序号)II和 III之间,还需添加洗气瓶,该装置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或干燥氯气);
(3)气体X能与溶液B反应,生成气体D,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H2O2=2HCl+O2
2.氧和硫的化合物在化工生产上应用非常广泛.试回答下列问题:

(1)O3可通过电解稀硫酸(原理如图1所示,该条件下3O2=2O3可以发生)制得.图中阳极为B(填A或B).若C处通入O2,则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若C处不通入O2,D、E处分别收集到1mol和0.4mol气体,则E处收集的气体中O3所占的体积分数为50%(忽略 O3的分解).
(2)臭氧几乎可与除铂、金、铱、氟以外的所有单质反应.己知:
6Ag(s)+O3(g)═3Ag2O(s);△H=-235kJ/mol;
2Ag2O(s)═4Ag(s)+O2(g);△H=+60kJ/mol;
则反应 2O3(g)=3O2(g)的△H=-290kJ/mol.
(3)SO2Cl2常用于制造医药品、染料、表面活性剂等.已知:SO2Cl2(g)?SO2(g)+Cl2(g)△H=+98kJ•mol-1.某温度时向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 SO2Cl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含0.1mol SO2,该温度时反应的平衡常数为0.05mol/L(请带单位).将上述所得混合气体溶于足量BaCl2溶液中,最终生成沉淀的质量为46.6g.
(4)对(3)中的反应,在400℃,1.01×105Pa条件下,向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SO2Cl2,n(SO2)和n(SO2Cl2)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①0~20min反应的平均速率υ(SO2Cl2)=0.04mol/(L.min).
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D
A.A点υ正(SO2Cl2)>υ逆(SO2Cl2
B.密度和平均摩尔质量不变均说明处于平衡状态
C.其它条件不变,若增大压强,n(SO2)比图中D点的值大
D.其它条件不变,500℃时反应达平衡,n(SO2)比图中D点的值大.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