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合成1-丁醇,查阅资料得知一条合成路线:CH2CH=CH2+CO+H2$→_{△}^{催化剂}$CH3CH3CH2CHO$→_{△}^{H_{2}催化剂}$CH3CH2CH2CH2OH.
原料CO的制备原理:HCOOH$→_{△}^{浓H_{2}SO_{4}}$CO↑+H2O,并设计出原料气的制备装置如图.
请填写下列空白:
(1)若用以上装置制备干燥纯净的CO装置中a和b的作用分别是保持恒压、防倒吸;c和d中盛装的试剂分别是NaOH溶液、浓硫酸.请指出上述装置存在的一处明显不足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2)若用上述装置支取丙烯,缺少的玻璃仪器名称是温度计.因制丙烯的过程中常有副产物SO2、CO2,确认丙烯存在时需将气体先通过c、d装置,c、d中分别盛装的试剂是氢氧化钠反应、品红溶液,再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检验.
(3)正丁醛经催化剂加氢得到含少量正丁醛的1-丁醛粗品,为纯化1-丁醇,该小组查阅文献得知:
①R-CHO+NaHSO3(饱和)→RCH(OH)SO2Na↓;
②沸点:乙醚34℃,1-丁醇118℃.
设计出如下提纯路线:

试剂1为饱和NaHSO3溶液,操作1为过滤,操作2为萃取,操作3为蒸馏.
检验纯品中是否有正丁醛的试剂是氢氧化铜悬浊液或银氨溶液.
(4)若用20mL(密度为0.8g/mL)的丙醇制正丁醛,制丙烯反应中丙醇的转化率85%,丙烯制正丁醛反应中丙烯的转化率78.5%,正丁醛的分离提纯中损失率1.5%,请计算丙醇制正丁醛的产率:85%×78.5%×(1-1.5%)(列出计算式).

分析 (1)甲酸在浓硫酸的作用下通过加热脱水生成CO,由于甲酸易挥发,产生的CO中必然会混有甲酸,所以在收集之前需要除去甲酸,可以利用NaOH溶液吸收甲酸.甲酸易溶于水,所以必需防止液体倒流,即b的作用是防止倒吸,最后通过浓硫酸干燥CO.为了使产生的气体能顺利的从发生装置中排出,就必需保持压强一致,因此a的作用是保持恒压,CO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最终需要进行尾气处理;
(2)用上述装置制取丙烯,需要用温度计控制温度;
检验丙烯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SO2也能与酸性KMnO4溶液褪色、溴水反应,应向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再利用品红溶液检验SO2是否除尽;
(3)粗品中含有正丁醛,根据所给的信息,利用饱和NaHSO3溶液形成沉淀,然后通过过滤即可除去;由于饱和NaHSO3溶液是过量的,所以加入乙醚的目的是萃取溶液中的1-丁醇,经过分液操作与NaHSO3溶液分离,因为1-丁醇和乙醚的沸点相差很大,因此可以利用蒸馏将其分离开;
正丁醛含有醛基,利用氢氧化铜悬浊液或银氨溶液检验;
(4)将每一步的利用率或损失率都转化为起始原料的利用率或损失率,据此计算原料的实际利用率,产品的产率等于起始原料的实际利用率.

解答 解:(1)甲酸在浓硫酸的作用下通过加热脱水即生成CO,由于甲酸易挥发,产生的CO中必然会混有甲酸,所以在收集之前需要除去甲酸,可以利用NaOH溶液吸收甲酸.甲酸易溶于水,所以必需防止液体倒流,即b的作用是防止倒吸,最后通过浓硫酸干燥CO.为了使产生的气体能顺利的从发生装置中排出,就必需保持压强一致,因此a的作用是保持恒压;
CO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最终需要进行尾气处理,上述装置存在的一处明显不足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故答案为:保持恒压;防倒吸; NaOH溶液;浓硫酸;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2)用上述装置制取丙烯,需要用温度计控制温度;
检验丙烯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SO2也能与酸性KMnO4溶液褪色、溴水反应,应向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再利用品红溶液检验SO2是否除尽,
故答案为:温度计;氢氧化钠溶液;品红溶液;
(3)粗品中含有正丁醛,根据所给的信息,利用饱和NaHSO3溶液形成沉淀,然后通过过滤即可除去;由于饱和NaHSO3溶液是过量的,所以加入乙醚的目的是萃取溶液中的1-丁醇,经过分液操作与NaHSO3溶液分离,因为1-丁醇和乙醚的沸点相差很大,因此可以利用蒸馏将其分离开;
正丁醛含有醛基,利用氢氧化铜悬浊液或银氨溶液检验,
故答案为:饱和NaHSO3溶液;过滤;萃取;蒸馏;氢氧化铜悬浊液或银氨溶液;
(4)将每一步的利用率或损失率都转化为起始原料的利用率或损失率,则原料的实际利用率为85%×78.5%×(1-1.5%),产品的产率等于起始原料的实际利用率,即产品产率为85%×78.5%×(1-1.5%),
故答案为:85%×78.5%×(1-1.5%).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合成方案、物质的检验、物质的分离提纯、对装置的分析评价、有损失率的多步反应计算等,题目综合性较大,明确原理是解题关键,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4.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4,在周期表中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Z左右相邻,Y、W位于同主族.
(1)X、Y、Z、W四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按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用离子符号表示)S2->O2->F->H+
(2)由X、Y、Z、W四种元素中的三种组成的一种强酸,该强酸的浓溶液能与Cu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frac{\underline{\;加热\;}}{\;}$CuSO4+SO2↑+2H2O.
(3)25℃下,将一定量Z或W的氢化物溶于水得0.125mol•L-1 酸M溶液,向20.00ml酸M滴加0.125mol•L-1的NaOH溶液时,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电离度(α)和电离平衡常数(K)一样,可以用来衡量弱电解质在稀溶液中的电离能力.
电离度(α)=$\frac{n(已电离的弱电解质)}{n(全部的弱电解质)}$×100%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B点若生成的为正盐,则酸M的化学式为:HF.
②在此温度下,酸M的电离度(α)=8%.(用百分数表示)
③已知在此温度下:
Ⅰ1mol 酸M完全电离时吸收b kJ热量
ⅡH+(aq)+OH-(aq)=H2O(1)△H=-a kJ•mol-1
则该过程中,酸M与NaOH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F(aq)+NaOH(aq)?NaF(aq)+H2O(aq)△H=-(a-b)kJ•mol-1;在忽略酸M中阴离子水解时产生的热效应情况下,反应达到B点时,滴加过程中所释放的热量为0.0025a-0.0023bkJ(用只含a、b的式子表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