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表示细胞内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若图中①为某种多聚体的单体,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

B. 若③为多聚体,且能贮存生物的遗传信息,则③一定是RNA

C. 若②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②是脂肪

D. 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糖原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①为某种多聚体的单体,由C、H、O、N四种元素构成,最可能是氨基酸,形成的多聚体为蛋白质,故A正确。

③由C、H、O、N、P构成,且能贮存生物的遗传信息,应为DNA,B错误

②由C、H、O三种元素构成,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即为脂肪,故C正确。

④主要分布在人体肝脏和肌肉,且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可能是肝糖原和肌糖原,故D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如图所示,将甲、乙两个装有不同物质的针筒用导管连接起来,将乙针筒内的物质压到甲针筒内,进行下表所列的不同实验(气体在同温同压下测定)。

实验序号

甲针筒内物质

乙针筒内物质

甲针筒的现象

1

10 mLFeSO4溶液

10 mLNH3

生成白色沉淀,后变色

2

20 mLH2S

12mLSO2

3

30 mLNO2

10 mLH2O(l)

剩有无色气体,活塞自动向内压缩

4

15 mLCl2

40 mLNH3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中,沉淀最终变为_____色,写出沉淀变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甲针筒内的现象是:有_____________生成,活塞______移动(填向外、向内、不)。

反应后甲针筒内有少量的残留气体,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将其通入___________溶液中。

(3)实验3中,甲中最后剩余的无色气体是_______,写出NO2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实验4中,已知:Cl2 + NH3 → N2+ HCl。甲针筒除活塞有移动,针筒内有白烟产生外,气体的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_,最后针筒中剩余气体的体积约为_________mL。

【答案】红褐色4Fe(OH)2+O2+2H2O=4Fe(OH)3淡黄色固体向内NaOHNO3NO2+H2O = 2HNO3+NO黄绿色变为无色5

【解析】

+2价的铁离子易被氧气氧化成+3价的铁离子,NH3与FeSO4溶液的水反应生成Fe(OH)2沉淀,Fe(OH)2沉淀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H2S和SO2反应生成单质硫和水,过量的SO2用碱吸收;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氯气的颜色为黄绿色,氨气与氯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氮气和氯化氢,3Cl2+2NH3═N2+6HCl,过量的氨气与产物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

(1)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2ONH3H2O,氨水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SO4+2NH3H2O═Fe(OH)2↓+(NH42SO4,Fe(OH)2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2)15mLH2S和10mLSO2反应2H2S+SO2=3S+2H2O,反应产生固体硫和液态水,SO2过量,针筒内压强减小,活塞自动向内移动,析出浅黄色固体,过量的SO2用NaOH溶液吸收。(3)二氧化氮气体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由方程式可知可知30 mLNO2生成10mL无色的NO气体。(4)氯气的颜色为黄绿色,氨气与氯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氮气和氯化氢,气体颜色变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l2span>+2NH3═N2+6HCl,由方程式可知,15 mLCl2消耗10ml氨气、生成30ml氯化氢,过量的氨气与氯化氢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铵,反应中有大量的白烟产生。

【点睛】

该题主要考查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涉及氮、氯、硫的化合物的性质,注意根据化合物的性质认识理解化学反应,正确分析实验现象。

型】填空
束】
30

【题目】有一瓶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1)取出10.00mL该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得4.66g沉淀。滤液跟40 mL 2.00mol/LNaOH溶液恰好反应使溶液呈中性,则混合液中硫酸和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多少____?(2)取出20.00mL该溶液,加入足量Cu粉,若氧化产物只有NO,可产生NO的物质的量是多少____

【题目】己知:I2+2S2O32-=S4O62-+2I。相关物质的溶度积常数见下表:

物质

Cu(OH)2

Fe(OH)3

CuCl

CuI

Ksp

2.2×10-20

2.6×l0-39

1.7×l0-7

1.3×l0-12

(1)某酸性CuCl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FeCl3,为得到纯净的CuC12·2H2O晶体,常加入CuO或Cu(OH)2,调至pH=4,使溶液中的Fe3+转化为Fe(OH)3沉淀,此时溶液中的c(Fe3+)=_____________。 过滤后,将所得滤液低温蒸发、浓缩结晶,可得到CuCl2·2H2O晶体。

(2)在空气中直接加热CuCl2·2H2O晶体得不到纯的无水CuC12, 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CuCl2·2H2O晶体得到纯净的无水CuCl2的合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学习小组用“间接碘量法”测定含有CuCl2·2H2O晶体的试样(不含能与I发生反应的氧化性杂质)的纯度,过程如下:取1.44g试样溶于水,加入过量KI固体,充分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uI)。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为100 mL,用0.1000mol/LNa2S2O3标准溶液(溶液呈弱碱性)进行滴定,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滴定次数

待测溶液的体积/mL

标准溶液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1

25.00

0.02

22.03

2

25.00

2.00

21.98

3

25.00

0.20

20.22

①可选用__________作滴定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滴定过程中操作滴定管的图示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③若滴定时出现下列情况,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__

a.滴定前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 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c.酸式滴定管滴至终点时俯视读数 d.酸式滴定管用蒸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④CuCl2溶液与K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该试样中CuCl2·2H2O的质量百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