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粗铜精炼后的阳极泥含有Cu、Au(金)和PbSO4等杂质,湿法处理阳极泥进行综合利用的流程如下:
(1)用CuSO4做电解液电解含铜、金、铅的粗铜,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有: 和Cu-2e-= Cu2+。
(2)焙烧阳极泥时,为了提高焙烧效率,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焙烧后的阳极泥中除含金、PbSO4外,还有 (填化学式)。
(3)操作I的主要步骤为 ,操作Ⅱ的名称是 。
(4)写出用SO2还原AuCl4-的离子方程式 。
(5)为了减少废液排放、充分利用有用资源,工业上将滤液1并入硫酸铜溶液进行循环操作,请指出流程图中另一处类似的做法 。
(6)已知298K时,Ksp(PbCO3)=1.46×10-13,Ksp(PbSO4)= 1.82×10-8,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加入碳酸钠溶液的作用 。
(1)Pb-2e-+SO42-=PbSO4 (2分)(答Pb-2e-=Pb2+得1分)
(2)将阳极泥粉碎,逆流焙烧等(2分) CuO (2分)
(3)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或继续)洗涤,干燥(2分) 过滤(2分)
(4)2AuCl4-+3SO2+6H2O=2Au+3SO42-+8Cl-+12H+ (3分)
(5)用滤液2溶解碱浸渣 (或并入硝酸中)。(2分)(利用滤液2,但循环错误的,扣1分)
(6)PbSO4(s)+CO32-(aq) PbCO3(s)+SO42-(aq) (2分,用“=”不扣分)
解析试题分析:(1电解精炼的粗铜作阳极会发生氧化反应,其中单质铜和活性的金属都会发生溶解,因此粗铜中的铜和铅会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Pb-2e-+SO42-=PbSO4。
(2)由题干可知,用于焙烧的阳极泥的成分为Cu、Au(金)和PbSO4 等,所以在被烧过程中铜被氧化为了CuO,而Au(金)和PbSO4 均较稳定。要使焙烧效率提高,合理措施是把得到的阳极泥充分的粉碎,增大接触面积,或把反应后的气体在次逆流焙烧,这样可以升高温度且减少能耗。
(3)操作I的步骤是从硫酸铜溶液中获得硫酸铜晶体,因此该步骤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操作II是从酸浸渣(PbSO4)中得到碱浸渣(PbCO3),因此该操作是过滤操作。
(4)SO2还原AuCl4- 中还原剂和氧化剂都比较明确,因此很容易推测出氧化产物是SO42-,还原产物是Au。因此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守恒先缺项配平,然后根据电荷守恒再配平,因此得到的反应方程式为:2AuCl4-+3SO2+6H2O=2Au+3SO42-+8Cl-+12H+ 。
(5)滤液1是在结晶硫酸铜时剩下的滤液,还含有少量的未析出的硫酸铜,因此并入前面的硫酸铜溶液进行循环,有利于充分利用。因此类似此处的做法,应该是流程中得到的另一滤液2。此滤液2是在硝酸铅溶液中加入硫酸生成硫酸铅沉淀并过滤走硫酸铅后剩下的溶液,此溶液中H+没有发生反应,因此还有大量的硝酸溶液,所以可以把此滤液当成硝酸加入前面的碱浸渣中溶解碱浸渣,或者与前面碱浸渣步骤需要加入的硝酸合并加以利用。
(6)通过比较两种沉淀的溶度积,可以看出碳酸铅比硫酸铅更加难溶,因此往硫酸铅中加入碳酸钠,发生的是沉淀溶解转化的反应,所以离子方程式要注意标明状态,最好弄可逆号,所以方程式为:PbSO4(s)+CO32-(aq) PbCO3(s)+SO42-(aq)。
考点:本题考查的简单的化学工艺流程题,主要包括电极反应式、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溶解平衡表达式的书写。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HCl气体中的少量C12 |
B.用图2所示装置检验加热时产生的乙烯 |
C.用图3所示装置在铁制品表面镀铜 |
D.用图4所示装置分离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
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无法将它们区别开的是
A.HCl、CuSO4、Mg(NO3)2、KOH | B.NaBr、AgNO3、HCl、Na2CO3 |
C.H2SO4、NaCl、Na2SO4、Na2CO3 | D.NaOH、MgSO4、Na2CO3、KHSO4 |
(13分)一溴乙烷为无色液体,熔点-119.1℃,沸点38.4℃,常用于汽油的乙基化、冷冻剂和麻醉剂。制备一溴乙烷的反应原理为:NaBr+H2SO4=HBr↑+NaHSO4,CH3CH2OH+HBr→CH3CH2Br+H2O。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制备一溴乙烷:
某学生的实验过程和具体操作可简述如下:
查阅资料可知:
①可能产生的副产物有: CH3CH2OCH2CH3、CH2BrCH2Br、CH2=CH2、Br2、SO2,其中1,2-二溴乙烷为无色液体,熔点9.3℃,沸点131.4℃。
②油层a用浓硫酸处理可以除掉乙醚、乙醇和水等杂质。
请结合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锥形瓶置于冰水混合物中的目的是 。
(2)水层a中的离子除Na+、H+、OH-和Br-外,还一定含有 ,检验该离子的方法是 。
(3)油层a、b均呈微黄色。该学生猜测油层b除一溴乙烷外还可能含有其它一种或多种副产物,为验证其成分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实验步骤 | 预期现象和结论 |
步骤1:将油层b转移至 中,再加入足量稀 Na2SO3溶液充分振荡,静置。 | |
步骤2:取步骤1的水层少量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酸化,再加入适量新制氯水及少量CCl4,充分振荡,静置。 | 溶液分层,下层呈橙红色,证明 。 |
步骤3:将步骤1的油层充分洗涤、干燥后装入蒸馏装置中, 至温度计升高至450C左右。 | 馏出蒸汽的温度稳定在38℃左右,不再有蒸汽馏出时,将蒸馏烧瓶中残留液体置于冰水浴中冷却,凝结成白色固体,则证明油层b中含有1,2-二溴乙烷。 |
实验室模拟回收某废旧含镍催化剂(主要成分为NiO,另含Fe2O3、CaO、CuO、BaO等)生产Ni2O3。其工艺流程为:
(1)根据图Ⅰ所示的X射线衍射图谱,可知浸出渣含有三种主要成分,其中“物质X”为 。图Ⅱ表示镍的浸出率与温度的关系,当浸出温度高于70℃时,镍的浸出率降低,浸出渣中Ni(OH)2含量增大,其原因是 。
(2)工艺流程中“副产品”的化学式为 。
(3)已知有关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如下表:
氢氧化物 | Fe(OH)3 | Fe(OH)2 | Ni(OH)2 |
开始沉淀的pH | 1.5 | 6.5 | 7.7 |
沉淀完全的pH | 3.7 | 9.7 | 9.2 |
(4)操作C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Ca2+,若控制溶液中F-浓度为3×10-3mol·L-1,则Ca2+的浓度为 mol·L-1。(常温时CaF2的溶度积常数为2.7×10-11)
(5)电解产生2NiOOH·H2O的原理分两步:
①碱性条件下Cl-在阳极被氧化为ClO-;
②Ni2+被ClO-氧化产生2NiOOH·H2O沉淀。
第②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利用工业炼铜后的炉渣(含Fe2O3、FeO、SiO2、Al2O3),制备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氯化铝和净水剂高铁酸钠(Na2FeO4)。其工艺流程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Ⅰ.用稀盐酸浸取炉渣,过滤;
Ⅱ.向滤液中加入过量NaClO溶液,调pH约为3,过滤;
Ⅲ.溶液进行减压蒸发等操作,甩干后送入聚合炉中进行高温聚合,……得到聚合氯化铝。
Ⅳ.将Ⅱ中得到沉淀洗涤、干燥,再与NaClO和NaOH反应,生成高铁酸钠。
(1)稀盐酸溶解Fe2O3的离子方程式是 。
(2)验证炉渣中含有FeO必要的化学试剂为 。
(3)已知: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物质 | Fe(OH)3 | Al(OH)3 | Fe(OH)2 |
开始沉淀时 | 1.5 | 3.4 | 6.3 |
完全沉淀时 | 2.8 | 4.7 | 8.3 |
①步骤Ⅱ中加入过量NaCl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②根据表中数据解释步骤Ⅱ中,调pH约为3的目的是 。
(4)该工业流程存在缺点,在步骤Ⅱ伴随着有氯气产生,此反应方程式是 。
(5)步骤Ⅲ中在减压蒸发与甩干操作之间,还需进行的操作是 。
(6)在步骤Ⅳ中,若该反应生成166 g Na2FeO4转移3 mol电子,则参加反应的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