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4.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 冰镇的啤酒打开后泛起泡沫 | |
B. | 对N2+3H2═2NH3的反应,使用铁触媒可加快合成氨反应的速率 | |
C. | 工业制取金属钾Na(l)+KCl(l)═NaCl(l)+K(g)选取适宜的温度,使K成蒸汽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 |
D. | 氯水中存在如下平衡:Cl2+H2O═HCl+HClO,当加入NaOH溶液后颜色变浅 |
分析 勒夏特列原理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时,该反应必须是可逆反应,否则勒夏特列原理不适用.
解答 解:A、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由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常温时打开啤酒瓶时,瓶内的压强减小,因此瓶内的二氧化碳会从瓶中溢出,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不选;
B、对N2+3H2═2NH3的反应,使用铁触媒可加快合成氨反应的速率,但是不会引起平衡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选;
C、Na(l)+KCl(l)?NaCl(l)+K(g),使K成蒸汽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即减小产物的浓度,能让平衡向着正方向进行,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不选;
D、水中存在如下平衡:Cl2+H2O═HCl+HClO,当加入NaOH溶液后平衡正向移动,所以氯气的浓度减小,颜色变浅,故D不选.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分析判断,影响因素的分析,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
A. | 碳酸的二级电离方程式:H2O+HCO3-?H3O++CO32- | |
B. | 玉的化学成分多为含水钙镁硅酸盐,如:Ca2Mg5Si8O22(OH)2可用氧化物表示为2CaO•5MgO•8SiO2•H2O | |
C. | NaH与重水反应的方程式:NaH+D2O═NaOD+HD↑ | |
D. | 均含有NA个电子的H2O和CH4具有相同的体积 |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应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 |
B. | 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 |
C. | 测氯水的pH,可用玻璃棒蘸取氯水点在pH试纸上,待其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 |
D. | 蒸发操作时,蒸发皿必须放在石棉网上,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
2.体积相同的HCl、H2SO4、H3PO4被NaOH溶液中和时,消耗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体积比依次为3:2:1,则三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 | 3:2:1 | B. | 6:3:2 | C. | 9:3:1 | D. | 12:6:5 |
9.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设备已略).
(1)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漂粉精固体和浓盐酸,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
(2)实验装置中B的作用是除氯气中的氯化氢,安全瓶作用.
(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Ⅰ、Ⅱ、Ⅲ依次放入物质的组合是d(填编号).
(4)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反应一段时间后,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E中溶液分为两层,上层(苯层)为紫红色.
(5)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SO32-+H2O=SO42-+2H+. 若亚硫酸钠溶液中的亚硫酸钠已有4%发生变质,则吸收336mL氯气,至少需要1mol•L-1的此亚硫酸钠溶液156mL.
(1)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漂粉精固体和浓盐酸,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
(2)实验装置中B的作用是除氯气中的氯化氢,安全瓶作用.
(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Ⅰ、Ⅱ、Ⅲ依次放入物质的组合是d(填编号).
编号 | a | b | c | d |
Ⅰ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Ⅱ | 碱石灰 | 硅胶 | 浓硫酸 | 无水氯化钙 |
Ⅲ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5)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SO32-+H2O=SO42-+2H+. 若亚硫酸钠溶液中的亚硫酸钠已有4%发生变质,则吸收336mL氯气,至少需要1mol•L-1的此亚硫酸钠溶液156mL.
19.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的制取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
(1)纳米级的Cu2O可作为太阳光分解水的催化剂.一定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纳米级Cu2O并通入0.10mol水蒸气发生反应:2H2O(g)$?_{Cu_{2}O}^{光照}$2H2(g)+O2(g)△H=+484kJ•mol-1,不同时段产生O2的量见下表:
上述反应过程中能量转化形式为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达平衡过程中至少需要吸收光能为0.968kJ.
(2)现有反应:CO(g)+H2O(g)?CO2(g)+H2(g)△H<0,在相同温度和相同体积下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甲、乙、丙、丁容器中n(CO)的大小顺序为丁>乙>甲=丙.
(3)金属钨用途广泛,主要用于制造硬质或耐高温的合金,以及灯泡的灯丝.高温下,在密闭容器中用H2还原WO3得金属钨,总反应为WO3 (s)+3H2 (g)$\stackrel{高温}{?}$W (s)+3H2O (g).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某温度下反应达平衡时,H2与水蒸气的体积比为2:3,则H2的平衡转化率为60%.
②上述总反应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主要成分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假设WO3完全转化为W,则三个阶段消耗H2物质的量之比为1:1:4.
③钨丝灯管中的W在使用过程中缓慢挥发,使灯丝变细,加入I2可延长灯管的使用寿命,其工作原理为:W(s)+2I2 (g)$?_{3000℃}^{1400℃}$ WI4 (g).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填字母).
A.灯管内的I2可循环使用
B.WI4在灯丝上分解,产生的W又沉积在灯丝上
C.WI4在灯管壁上分解,使灯管的寿命延长
D.温度升高时,WI4的分解速率加快,W和I2的化合速率减慢.
(1)纳米级的Cu2O可作为太阳光分解水的催化剂.一定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纳米级Cu2O并通入0.10mol水蒸气发生反应:2H2O(g)$?_{Cu_{2}O}^{光照}$2H2(g)+O2(g)△H=+484kJ•mol-1,不同时段产生O2的量见下表:
时间/min | 20 | 40 | 60 | 80 |
n(O2)/mol | 0.0010 | 0.0016 | 0.0020 | 0.0020 |
(2)现有反应:CO(g)+H2O(g)?CO2(g)+H2(g)△H<0,在相同温度和相同体积下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物质的量 | CO | H2 O | CO2 | H2 |
甲 | a mol | a mol | 0mol | 0mol |
乙 | 0mol | 0mol | 2a mol | a mol |
丙 | 0mol | 0mol | a mol | a mol |
丁 | a mol | a mol | a mol | a mol |
(3)金属钨用途广泛,主要用于制造硬质或耐高温的合金,以及灯泡的灯丝.高温下,在密闭容器中用H2还原WO3得金属钨,总反应为WO3 (s)+3H2 (g)$\stackrel{高温}{?}$W (s)+3H2O (g).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某温度下反应达平衡时,H2与水蒸气的体积比为2:3,则H2的平衡转化率为60%.
②上述总反应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主要成分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温度 | 25℃~550℃~600℃~700℃ |
主要成份 | WO3 W2O5 WO2 W |
③钨丝灯管中的W在使用过程中缓慢挥发,使灯丝变细,加入I2可延长灯管的使用寿命,其工作原理为:W(s)+2I2 (g)$?_{3000℃}^{1400℃}$ WI4 (g).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填字母).
A.灯管内的I2可循环使用
B.WI4在灯丝上分解,产生的W又沉积在灯丝上
C.WI4在灯管壁上分解,使灯管的寿命延长
D.温度升高时,WI4的分解速率加快,W和I2的化合速率减慢.
6.下列中和反应的离子程式能以H++OH-═H2O表示的是( )
A. | 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 B. | 氢氧化镁和硝酸 | ||
C. | 硫酸氢钠溶液和NaOH | D. | 氢氧化钡和稀硫酸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
A. | 28g氮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A | |
B. | 32 g O2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2NA | |
C. | 2.7g金属铝与足量盐酸反应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 |
D. | 标准状况下22.4L水所含的分子数为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