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侯氏制碱原理:NH3CO2H2ONaCl===NaHCO3NH4Cl,需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O3、分离及干燥NaHCO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制取氨气B. 制取NaHCO3

C. 分离NaHCO3D. 干燥NaHCO3

【答案】C

【解析】

A. 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的氨气和氯化氢在试管口又重新化合生成氯化铵,不能利用该装置制取氨气,A错误;

B. 氨气极易溶于水,首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然后再通入二氧化碳即可制得碳酸氢钠,但应该是长口进短口出,B错误;

C. 碳酸氢钠溶解度小,可以用过滤法分离NaHCO3C正确;

D. 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干燥NaHCO3D错误;

答案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某研究小组查阅资料发现Fe3+I-的反应具有可逆性,推测亚铁盐与饱和碘水的混合液中会存在Fe3+,并据此设计实验1(如下图所示),发现溶液未变红。该小组对溶液未变红的原因进行了如下探究。

I.初步探究

实验2:用煮沸冷却后的蒸馏水重新配制两种饱和溶液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

编号

NH42FeSO42溶液

饱和碘水

石蜡油

操作

KSCN溶液

现象

2-1

1

5mL

1mL

不加热

1

无明显现象

2-2

1

5mL

1mL

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

1

无明显现象

(1)研究小组同学根据所查阅资料写出的Fe3+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2)实验2中,加入石蜡油的目的是____

(3)小组同学做出推断:反应速率不是导致实验1中溶液未变红的主要原因,他们的理由是___

II.查阅资料,继续探究

(资料)AgSCN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4)试管a的实验现象说明滤液l中含有____

(5)试管b中,加入KSCN溶液后所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是 ___

(6)甲同学对实验3提出了质疑,认为其实验现象并不能证明I2氧化了Fe2+。他提出如下假设:i.可能是AgNO3氧化了Fe2+;ii.可能是空气中的O2氧化了Fe2+ 他设计、实施了实验4,实验记录如下表。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4

在试管中加入10.2mol/LNH42FeSO42溶液,5mL蒸馏水,1滴试剂a,一段时间后加入1KSCN溶液

溶液不变红

①试剂a ___

②依据实验4,甲同学做出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实验14所得结论是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