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7.设计一种以铁和氯化铁反应为原理的原电池,要求画出装置图:(标明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电池的正负极及电子流动的方向.)
分析 由方程式可知,Fe被氧化,为原电池的负极,则正极可为碳棒或者铜,电解质溶液为氯化铁溶液,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由方程式Fe+2FeCl3=3FeCl2可知,Fe被氧化,为原电池的负极,负极反应为fE-2e-=Fe2+,正极Fe3+被还原,电极方程式为2Fe3++2e-=2Fe2+,
则正极可为碳棒或者铜,电解质溶液为氯化铁,
则原电池装置图可设计为
,
答:原电池为
.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的设计,原电池的设计关键是负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的成分,一般来说,还原剂作负极,不如负极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作正极,氧化剂的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2.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回答:
主族周期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VA | ⅥA | VⅡA | 0 |
二 | | | | ⑪ | ① | ② | | |
三 | ③ | ④ | ⑤ | | | ⑥ | ⑦ | ⑧ |
四 | ⑨ | | | | | | ⑩ | |
(1)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2)写出①元素的单质分子的电子式

;用电子式表示元素②与⑪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该化合物属于共价(填“共价”或“离子”)化合物.
(3)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
(4)②元素氢化物在常温下和③发生反应所得溶液的pH>7
(5)元素③与 ⑩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Cl,高温灼烧该化合物时,火焰呈黄色.
(6)元素⑦与⑩两者核电荷数之差是18.
(7)比较元素⑦、⑨、⑩原子的半径大小K>Br>Cl
(8)③④⑤单质的活泼性顺序为:Na>Mg>Al(从大到小,判断的实验依据是: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任写一种)
(9)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比较⑦和⑩单质氧化性的强弱:Cl
2+2Br
-=Br
2+2Cl
-.
6.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 主族元素分布于短周期和长周期里,而副族元素仅分布于长周期里 |
| B. |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等于族序数 |
| C. | 元素周期表中,周期的序数就是该周期元素原子具有的电子层数 |
| D. | 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7个周期;18个纵列,18个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