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煤的气化和石油的分馏均属物理变化
B.为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并防止变质,可在其中加入大量食品添加剂
C.14C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14C与12C互为同素异形体
D.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现象,不属于胶体

分析 A.煤的气化是化学变化;
B.绝大多数食品添加剂都是化学合成物质,过量使用对人体有害,影响人体健康;
C.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同位素;
D.葡萄糖注射液是溶液.

解答 解:A.煤的气化是碳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CO和H2,属于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是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加以分离的方法,是物理变化,故A错误;
B.绝大多数食品添加剂都是化学合成物质,过量使用对人体有害,影响人体健康,所以为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并防止变质,可在其中加入适量的食品添加剂,故B错误;
C.14C与12C互为同位素,故C错误;
D.葡萄糖注射液是溶液,溶液不具有丁达尔效应,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概念,胶体与溶液性质,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6.某些资料认为NO、NO2不能与Na2O2反应.某小组学生提出质疑,他们从理论上分析过氧化钠和二氧化氮都有氧化性,根据化合价升降原则提出假设:
假设Ⅰ.过氧化钠氧化二氧化氮               
假设Ⅱ.二氧化氮氧化过氧化钠
(1)小组甲同学设计实验如图1所示:
①试管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②待试管B中收集满气体,向试管B中加入适量Na2O2粉末,塞紧塞子,轻轻振荡试管内粉末,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再将余烬木条迅速伸进试管内,看见木条复燃.甲同学认为假设Ⅱ正确;乙同学认为该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为达到实验目的,在A、B之间增加一个装置,该装置的作用是除去生成NO2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
③乙同学用改进后装置,重复了甲同学的实验操作,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余烬木条未复燃.得出结论:假设Ⅰ正确.NO2和Na2O2反应的方程式是Na2O2+2NO2=2NaNO3
(2)丙同学认为NO易与O2发生反应,应更易被Na2O2氧化.
查阅资料:
①2NO+Na2O2═2NaNO2
②6NaNO2+3H2SO4═3Na2SO4+2HNO3+4NO↑+2H2O;
③酸性条件下,NO或NO2-都能与MnO4-反应生成NO3-和Mn2+
丙同学用如图2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探究NO与Na2O2的反应.
①在反应前,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N2,目的是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出.
②充分反应后,取D装置中产物少许,加入稀盐酸,若观察到产生无色气体,遇到空气变为红棕色现象,则产物是亚硝酸钠.
③F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NO,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NO+4H++3MnO4-═5NO3-+3Mn2++2H2O.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