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X、Y、Z、T、W五种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

元素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Y
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其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
Z
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1)sn(n+1)pn2
T
与Z同周期,元素最高价是+7价
W
原子序数为Y、T元素之和,不锈钢中含有该元素
 
(1)元素X的一种同位素可测定文物年代,这种同位素的符号是______;W元素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
为______________。
(2)元素Z与元素T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A.常温下Z的单质和T的单质状态不同
B. T的氢化物比Z的氢化物稳定
C.一定条件下Z和T的单质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 T的电负性比Z大
(3)常见溶剂XZ2的分子中,含有的σ键与π键个数比为______,它所形成的晶体类型为______; Y的常见氢化物易液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元素X与钙元素可以形成一种离子化合物,该化合物的阴离子和CO互为等电子体,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其中元素X的杂化类型是          

(1)(1分);1s22s22p63s23p63d54s1或[Ar]3d54s1(2分)
(2)Cl(2分);B、D(2分)
(3)1:1(或1)(2分);分子晶体(1分);Y的氢化物分子间存在氢键(2分)
(4)(2分);sp(1分)

解析试题分析: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由于最外层电子数最多是8个,因此X只能是第二周期元素,则X是碳元素。Y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其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则Y应该是氮元素。Z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1)sn(n+1)pn2,s只能容纳2个电子,所以n=1,则最外层电子数=2+2×2=6,属于第三周期元素,则Z是S元素。T与Z同周期,元素最高价是+7价,因此是第ⅦA族元素,则T是Cl元素。W原子序数为Y、T元素之和,则原子序数=7+17=24,属于W是Cr元素,不锈钢中含有该元素。
(1)碳元素X的一种同位素可测定文物年代,这种同位素的符号是;根据构造原理可知,Cr元素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54s1或[Ar]3d54s1
(2)Z与T分别是S与Cl,属于第三周期元素。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非金属性是氯元素的强于S元素的。A、非金属性强弱与非金属单质的状态无关系,所以常温下Z的单质和T的单质状态不同不能说明非金属性强弱,A不正确;B、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因此T的氢化物比Z的氢化物稳定,可以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硫元素的,B正确;C、一定条件下Z和T的单质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能说明二者的非金属性强弱,C不正确;D、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因此T的电负性比Z大可以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硫元素的,D正确,答案选BD。
(3)CS2分子的结构与CO2相似,含有碳硫双键。由于单键都是σ键,双键是由1个σ键与1个π键构成的,所以该分子中σ键与π键个数比为1:1。该化合物在常温下是液态,因此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由于氨气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易液化。
(4)原子数与价电子数分别都相等的是等电子体,则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是C22,与钙离子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是CaC2,其电子式为。由于三键是直线型结构,所以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sp杂化。
考点:考查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组成;非金属性强弱比较;共价键和氢键;等电子体的应用以及电子式的书写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A与D同周期,A的单质既可与盐酸反应,又可与NaOH溶液反应,B的单质在放电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C元素的离子不含电子,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4,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
(1)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0.1 mol/L  A的硫酸盐溶液与0.1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为                                                          
(3)以A的单质和NiO(OH)为电极,NaOH溶液为电解液组成一种新型电池,放电时NiO(OH)转化为Ni(OH)2,该电池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化合物甲由元素A、B组成,具有良好电绝缘性。
化合物甲能与水缓慢反应生成含B的化合物乙,乙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写出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工业用A的单质和化合物乙在高于1700K反应制备甲。已知该反应可以认为是置
换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D和E两种元素相比较,非金属性较强的是(填元素名称)    ,可以验证该结论的是(填写编号)           
a.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常见单质的沸点
b.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
c.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6)C、D、E间可形成丙、丁两种分子,它们均含有18个电子,则丙与丁反应生成D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A、B、C、D、E、F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元素,其中A、B、C、D、E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常温下A、B、C的常见单质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D、E的单质均为固体。C与E同主族,且E的原子序数为C的2倍,D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最内层多1个,F是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的一种金属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D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周期       族。
(2)A与C形成的18电子分子的结构式为:                    
(3)最近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nvio 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B4分子。B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断裂l molB-B吸收167kJ热量,生成1 mo1B2放出942kJ热量。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4沸点比P4(白磷)低,属于原子晶体  
B.l molB4气体转变为B2吸收882kJ热量  
C.B4与B2互为同素异形体
D.B4与B2分子中各原子最外电子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4)写出过量的F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以D为阳极,在H2SO4溶液中电解,D表面形成氧化膜,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6)在常温,常压和光照条件下,B2在催化剂(TiO2)表面与A2C反应,生成1molBA3(g)和C2时的能量变化值为382.5kJ,此反应BA3生成量与温度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T/K
303
313
323
BA3生成量/(10—1mol)
4.3
5.9
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