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5.将铜片和石墨棒用导线相连(其间连有电流表),并同时插入Fe2(SO4)3溶液中,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 | 铜片质量减少 | B. | 石墨棒质量增加 | C. | 电流表指针偏转 | D. | 溶液显蓝色 |
分析 铜、石墨和硫酸铁溶液符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活泼金属铜易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u-2e-=Cu 2+,石墨作正极,正极上铁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Fe3++2e-=2Fe2+,由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铜、石墨和硫酸铁溶液符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活泼金属铜易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u-2e-=Cu 2+,石墨作正极,正极上铁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Fe3++2e-=2Fe2+,
A、金属铜易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u-2e-=Cu 2+,所以铜的质量减少,故A正确;
B、石墨作正极,正极上铁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Fe3++2e-=2Fe2+,电极本身质量不变,故B错误;
C、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外电路有电子的转移,所以电流表指针偏转,故C正确;
D、活泼金属铜易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u-2e-=Cu 2+,所以溶液显蓝色,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明确原电池构成条件是解本题关键,注意铜和铁离子能自发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符合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6.甲~辛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甲与戊的原子序数相差3,戊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物质,丁与辛属同周期元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金属性:甲>乙>丁 原子半径:己>辛>戊 | |
B. | 辛是金属元素,元素符号为Ge | |
C. | 丙与庚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差13 | |
D. | 乙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只含离子键的化合物. |
13.可逆反应2NO2$\frac{\underline{\;\;△\;\;}}{\;}$2NO+O2二氧化氮红棕色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 | NO2、NO和O2三者共存 | |
B. |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 |
C. | 容器中颜色不再变化 | |
D. | 容器中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2:1的状态 |
20.对于CH3-CH=CH-C≡C-CF3分子结构的描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6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 | |
B. | 分子中最多有12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 |
C. | 6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 |
D. | 6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
10.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g)+Q(Q>0),下列对图象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 | 图Ⅰ研究的是t0时升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
B. | 图Ⅱ研究的是t0时增大压强(缩小体积)或使用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
C. | 图Ⅲ研究的是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压强大于甲 | |
D. | 图Ⅲ研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温度较高 |
14.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向某工业废水中加入过量浓溴水 | 产生白色沉淀 | 该废水中可能含有苯酚 |
B | 向溴乙烷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 产生浅黄色沉淀 | 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 |
C | 某有机物中加入金属Na | 产生气泡 | 该物质为乙醇 |
D | 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中 | 溴水褪色 | 该气体一定为乙烯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15.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OH-]=1×10-14 mol•L-1,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 Al3+,Na+,NO3-,Cl- | B. | K+,Na+,NO3-,Cl- | ||
C. | K+,Na+,Cl-,AlO2- | D. | K+,NH4+,SO42-,N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