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2.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中最美的语言,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
A.钙的元素符号:CaB.硫离子结构示意图:
C.二氧化碳的结构式    O=C=OD.NaCl的电子式:

分析 A.钙为金属元素,元素符号为Ca;
B.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18,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C.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碳氧双键,为直线型结构;
D.氯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中需要标出阴阳离子所带电荷.

解答 解:A.钙为20号元素,其元素符号为:Ca,故A正确;
B.硫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6,核外电子总数为18,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B正确;
C.用短线代替所有共价键即为结构式,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碳氧双键,其结构式为:O=C=O,故C正确;
D.氯化钠中含有钠离子和氯离子,钠离子直接用离子符号表示,氯离子需要标出所带电荷及最外层电子,氯化钠正确的电子式为:,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用语的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元素符号、离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结构式的概念及书写原则,明确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的区别,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规范答题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邻苯二甲酸酯类是最常见的塑化剂,实验室制备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反应原理如下,其中n-C4H9OH表示正丁醇.

已知:(1)上述反应的第一步进行得迅速而完全,第二步反应可逆,较难进行.
(2)有关物质的性质如下表所示:
物质性质(沸点及分解温度均为101kPa测得)
邻苯二甲酸酐
(M=148g/mol)
白色针状晶体.不溶于冷水,溶于热水及有机溶剂.
密度1.53g/cm3,沸点295℃.
正丁醇(M=74g/mol)无色液体.微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密度0.81g/cm3,沸点117.7℃.可与水形成二元共沸物(沸点92.7℃).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M=278g/mol)
无色油状液体.难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密度1.49g/cm3,沸点340℃.酸性条件下180℃以上易发生分解.
实验步骤:装置图如1图所示,夹持装置、加热装置均略去.

(Ⅰ)制备粗产品:在三颈烧瓶侧口插入温度计,另一侧口连接分水器与冷凝管,从中间口先加入3g(0.02mol)邻苯二甲酸酐及几粒沸石,在振摇下缓慢加入6.5mL(0.07mol)正丁醇和0.1mL浓硫酸的混合液.安装搅拌装置.在分水器中加入正丁醇至支管平齐.缓慢升温,使混合物微沸,至瓶内固体完全消失.继续回流,分水器中有小液滴沉入底部,当温度升到140℃时便可停止加热.
(Ⅱ)粗产品纯化:当反应液冷却到70℃以下时,将混合液转入分液漏斗,加入10mL 5% Na2CO3溶液洗涤,有机层用15mL温热的饱和食盐水洗涤2~3次,至有机层呈中性,分离出的油状物,用无水硫酸镁干燥,除去干燥剂.有机层先蒸去过量的正丁醇,最后在抽气泵的减压下蒸馏,收集180~190℃的馏分即得产品,称量质量.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e的名称蒸馏烧瓶,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吸水剂抽气泵的作用是可降低有机物的沸点,可以防止有机物脱水碳化,提高产物的纯度.
(2)制备装置中冷凝水的流向与冷凝管中蒸汽的流向相同,制备过程中反应进行到终点的标志是分水器中的水位不再发生变化.
(3)产品纯化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将硫酸和转变成盐,从而与产物分离,该操作是否可改用NaOH溶液?否(填“是”或“否”),原因是;氢氧化钠碱性太强,能使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发生水解;.加入食盐水洗涤一方面是防止有机物发生乳化而不利于分层,另一方面是为了降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溶解度.
(4)实验中还可采用薄层色谱法(原理和操作与纸层析类同)跟踪反应进程,分别在反应开始后的不同时间,用毛细管从三颈烧瓶中取样、点样、薄层色谱展开后在紫外灯照射下(含苯环结构的物质可显色)斑点如图2.你认为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D.
A.开始   B.30min   C.60min   D.90mi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