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5.如表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不相符的是( )选项 | 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A | 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在试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 发生反应先生成NO,进而与O2反应生成NO2 |
B | 取皂化反应的混合液滴入盛水的烧杯中,出现油滴 | 皂化反应完全 |
C | 在溴乙烷中加入NaOH的乙醇溶液并加热,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水、酸性KMnO4溶液,KMnO4溶液紫红色褪色 | 使KMnO4溶液褪色的气体是乙烯 |
D | 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硫,溶液变浑浊 | 析出了硫酸钙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分析 A.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可氧化亚铁离子生成一氧化氮气体;
B.出现油滴,应为油脂,说明皂化反应不完全;
C.溴乙烷在NaOH的乙醇溶液并加热可生成乙烯;
D.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钙.
解答 解:A.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可氧化亚铁离子生成一氧化氮气体,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可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故A正确;
B.出现油滴,应为油脂,说明皂化反应不完全,故B错误;
C.溴乙烷在NaOH的乙醇溶液并加热可生成乙烯,先通过水可除去乙醇,防止干扰实验结论,故C正确;
D.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钙,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评价能力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以及实验的严密性的评价,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5.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表达正确的是( )
A. | 服用阿司匹林过量出现水杨酸( )中毒反应,可静脉注射NaHCO3溶液: +2HCO3-→+2 CO2↑+2 H2O | |
B. | 甲醛溶液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共热:HCHO+4[Ag(NH3)2]++4OH-$\stackrel{△}{→}$CO32-+2NH4++4Ag↓+6NH3+2H2O | |
C. | 向CH2BrCOOH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CH2BrCOOH+OH-$\stackrel{△}{→}$CH2BrCOO-+H2O | |
D. |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O2+H2O+2C6H5O-→2C6H5OH+2CO32- |
10.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由Al、Cu、稀H2SO4组成原电池,放电时SO42-向Al电极移动 | |
B. | 由Mg、Al、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3e+4OH-═AlO2-+2H2O | |
C. | 由Fe、Cu、FeCl3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 | |
D. | 由Al、Cu、浓硝酸组成原电池作电源,其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 |
7.相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 NH4Br的电子式: | |
B. | S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
C. | 次氯酸的电子式: | |
D. | 原子核内有18个中子的氯原子:${\;}_{17}^{35}$Cl |
4.下表给出14-17号元素的一些性质,请回答:
(1)它们所形成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差的是SiH4,还原性最差的是HCl.
(2)四种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逐渐增强,试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加以解释四种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虽相同,但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随着核电荷数依次递增,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因此,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3)一定条件下,反应H2S+Cl2=2HCl+S能否发生?简述理由.能够发生;因非金属性Cl>S,氧化性Cl2>S,故Cl2能置换出H2S的硫.
14Si | 15P | 16S | 17Cl | |
单质与H2 反应的条件 | 高温 | 磷蒸气与 H2能反应 | 加热 | 光照或点燃 时发生爆炸 |
最高价氧化 物的水化物 | H4SiO4 弱酸 | H3PO4 中强酸 | H2SO4 强酸 | HClO4 最强含氧酸 |
(2)四种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逐渐增强,试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加以解释四种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虽相同,但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随着核电荷数依次递增,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因此,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3)一定条件下,反应H2S+Cl2=2HCl+S能否发生?简述理由.能够发生;因非金属性Cl>S,氧化性Cl2>S,故Cl2能置换出H2S的硫.
5.下列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对于2SO2(g)+O2(g)?2SO3(g)△H=QKJ/mol(Q>0),若向一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SO2和0.5molO2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0.5QkJ | |
B. |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相应物质的物质的量,不能用分数表示 | |
C. |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 | |
D. | 小苏打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_{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