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α-非兰烃是从薄荷油中得到的一种烃,其结构简式如图,α-非兰烃的分子式为C10H16,它与等物质的量的Br2进行加成反应的产物共有3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分析 键线式中端点和交点都含有C原子,每个C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据此判断H原子个数,从而确定分子式;
该有机物中两个碳碳双键处于间位,它与等物质的量的Br2进行加成反应,有3种加成方式.
解答 解:根据结构简式知,该分子中含有10个C原子、16个H原子,所以分子式为C10H16;
该有机物中两个碳碳双键处于间位,它与等物质的量的Br2进行加成反应,有3种加成方式,所以其加成产物有3种,
故答案为:C10H16;3.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明确C原子成键方式是解本题关键,知道二烯烃发生加成反应方式,题目难度不大.
A. | 平衡向生成I2的方向移动 | B. | HI分子减少 | ||
C. | I2的分子数增多 | D. | I2的浓度增大 |
A. | 产生气体体积 ①=② | |
B. | ①中阴极质量增加,②中正极质量减小 | |
C. | ②中负极:2H++2e-═H2↑ | |
D. | 溶液的pH变化:①减小,②增大 |
A. | 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 |
B. | 能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乙烯,继而制取聚氯乙烯 | |
C. | 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处在一条直线上 | |
D. |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用O2将HCl转化为Cl2,可提高效益,减少污染,
(1)传统上该转化通过如图所示的催化剂循环实现,
其中,反应①为:2HCl(g)+CuO(s)H2O(g)+CuCl2(g) △H1
反应②生成1molCl2(g)的反应热为△H2,则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热用△H1和△H2表示)。
(2)新型RuO2催化剂对上述HCl转化为Cl2的总反应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
①实验测得在一定压强下,总反应的HCl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aHCl—T曲线如图12,则总反应的△H 0,(填“>”、“﹦”或“<”);A、B两点的平衡常数K(A)与K(B)中较大的是 。
②在上述实验中若压缩体积使压强增大,画出相应aHCl—T曲线的示意图,并简要说明理由: 。
③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aHCl的有 。
A、增大n(HCl) B、增大n(O2) C、使用更好的催化剂 D、移去H2O
(3)一定条件下测得反应过程中n(Cl2)的数据如下:
t(min) | 0 | 2.0 | 4.0 | 6.0 | 8.0 |
n(Cl2)/10-3mol | 0 | 1.8 | 3.7] | 5.4 | 7.2 |
计算2.0~6.0min内以HCl的物质的量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以mol·min-1为单位)。
为探讨反应X+YZ中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实验测得X、Y的初始浓度(用c表示,mol/L)与生成物Z的浓度达到0.0042mol/L时所需的时间如右表所示.下列关于该反应反应速率的判断正确的是( )
c(X) | c(Y) | 所需时间(秒) |
0.10 | 0.10 | 0.60s |
0.20 | 0.10 | 0.15s |
0.20 | 0.05 | 0.30s |
A.与c(X)成正比且与c(Y)成正比
B.与c(X)成正比且与c(Y)无关
C.与c2(X)成正比且与c(Y)成正比
D.与c2(X)成正比且与c(Y)成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