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工业制硫酸的过程中,SO2催化氧化的原理为:2SO2(g) + O2(g) 2SO3(g) + Q

(1)若温度从300℃升至400℃,重新达到平衡,判断下列表格中各物理量的变化。(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平衡常数K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2SO2(g) + O2(g) 2SO3(g)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加入催化剂,X点位置升高

B.反应热 = E1 + E2

C.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

D.加入催化剂,E2不变

(3)将一定量的SO2(g)和O2(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反应得到如下表中的两组数据:

实验编号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SO2

O2

SO2

O2

1

T1

4

2

x

0.8

2

T2

4

2

0.4

y

实验1从开始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用去时间2分钟,则υ(S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T1________T2(填“>”、“<”或“=”)。制取SO2的尾气用NaOH溶液吸收,可得到Na2SO3和NaHSO3两种盐。

(4)0.1mol/L的NaHSO3溶液中c(H+) > c(OH),用水解和电离理论的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若往溶液中加入氨水至中性,则c(Na+)______c(HSO3) + c(SO32-) + c(H2SO3)(填“>”、“﹤”或“=”)。

(5)往0.1 mol/L的Na2SO3溶液加入少量Na2SO3固体,完全溶解后溶液中c(Na+) : c(SO32-)的比值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保持不变”)。

【答案】 增大 增大 减小 D 0.6mol/(L· min) > HSO3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 变小

【解析】试题分析: (1) 2SO2(g) + O2(g) 2SO3(g)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2)

加入催化剂,降低活化能,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焓变;(3)反应速率为根据 计算;4HSO3-水解呈碱性,HSO3-电离呈酸性;NaHSO3中满足钠元素的物质的量与硫元素的物质的量相等;5SO32-浓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

解析: (1) 温度从300℃升至400℃,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所以平衡常数减小;(2)加入催化剂,降低活化能,Y点位置降低,X点位置不变,故A错误;

反应热生成物的总能量减反应物的总能量= -E2,故B错误;

C.反应放热,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故C错误;

D.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焓变,加入催化剂,E2不变,故D正确;

(3)

υ(S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6mol/(L· min)

2SO2(g) + O2(g) 2SO3(g) 正反应放热,所以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平衡时SO2的浓度0.8 mol/L大于 平衡时SO2的浓度,所以 >;(4HSO3-水解呈碱性,HSO3-电离呈酸性;电离大于水解所以溶液呈酸性;NaHSO3溶液中加入氨水至中性,根据物料守恒,c(Na+)=c(HSO3) + c(SO32-) + c(H2SO3);5SO32-浓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0.1 mol/LNa2SO3溶液加入少量Na2SO3固体,完全溶解后溶液中c(Na+) : c(SO32-) 的比值变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实验室获取氮气有很多种途径,常见的3种方法是:

方法一:将氨气通入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得到纯净的氮气和铜;

方法二:将空气通过灼热的铜,得到较纯净的氮气和氧化铜粉末;

方法三:将亚硝酸钠(NaNO2)和氯化铵的混合溶液加热,氮元素全部转化为氮气。进行实验时可选择的实验仪器如下图所示(省略夹持装置与加热装置):

(1)方法一:制氮气所需的氨气可以用浓氨水滴加到生石灰中得到,此反应的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___________(选填装置编号)。请写出生石灰在此反应中的两个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法二:为保证所得氮气尽可能纯净,除了使用铜外,还可以向装置__________(选填装置编号)中加入____以除去其它杂质气体。

(3)方法三:制氮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绿色化学是指在制造和应用化学产品时应有效利用(最好可再生)原料,消除废物和避免使用有毒的和危险的试剂与溶剂。在制取氮气的3种方法中,联合使用方法一和方法二与单独使用方法三相比,具有很多优越性,请从绿色化学的角度进行评价:______________

(5)1892年,英国科学家瑞利(( Rayleigh)发现,采用方法二得到的氮气在相同条件下比方法三得到的氮气密度总是偏大50‰左右。若上述实验设计与操作均无错误,且氮气已完全干燥,请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