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为了探究Cu(NO3)2 的氧化性和热稳定性,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Cu(NO3)2 的氧化性

将光亮的铁丝伸入Cu(NO3)2 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将铁丝取出。为检验溶液中Fe 的氧化产物,将溶液中的Cu2+除尽后,进行了如下实验。可选用的试剂KSCN 溶液、K3[Fe(CN)6]溶液、氯水。

请完成下表:

操作

反应或现象

结论

1)取少量除尽 Cu2+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溶液,振荡

现象____

存在 Fe3+

2)取少量除尽 Cu2+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K3[Fe(CN)6]溶液,振荡

离子方程式____

存在 Fe2+

Cu(NO3)2 的热稳定性

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 中,用酒精喷灯对Cu(NO3)2 固体加强热,产生红棕色气体,在装置C中收集到无色气体,经验证为O2。当反应结束以后,试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

1)装置B 的作用是_______

2)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需要在AB 间加入装置M,请在方框中画出M 装置。_________

3)下图为Cu(NO3)2 样品高温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分数w%随温度变化的曲线)。Cu(NO3)2 加热到200℃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继续高温至1000℃生成_______(填化学式)固体。

【答案】KSCN 溶液变红 3Fe2++2[Fe(CN)6]2-= Fe3[Fe(CN)6]2 除去NO2 2Cu(NO3)2=2CuO+4NO2↑+O2 Cu2O

【解析】

Ⅰ.铁离子与硫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血红色溶液验证铁离子的存在;亚铁离子的检验是K3[Fe(CN)6]溶液和亚铁离子结合生成蓝色沉淀,据此进行解答;

Ⅱ.(2)根据题意装置A中用酒精喷灯强热,产生红棕色气体为二氧化氮,在装置C中收集到无色气体,可知装置B中二氧化氮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3)为了防止C装置中的液体到吸入发生装置A,需要在AB 间加入安全瓶,有缓冲作用;

(4)根据M(Cu(NO3)2)×w%=固体产物的摩尔质量或倍数求出摩尔质量,然后求出分子式,据实验可知还有产物二氧化氮与氧气,然后书写方程式。

Ⅰ.取少量除尽Cu2+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振荡,若含有铁离子溶液会变血红色,验证亚铁取少量除尽Cu2+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K3[Fe(CN)6]溶液,K3[Fe(CN)6]和亚铁离子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方程式为:2[Fe(CN)6]3-+3Fe2+═Fe3[Fe(CN)6]2

Ⅱ.(2)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混合气体中的NO2

(3)安全瓶中导气管略露出胶塞,如图:,可以防止C装置中的液体到吸入发生装置A

(4)Cu(NO3)2加热到200℃时,M(Cu(NO3)2)×w%=188g/mol×42.6%=80g/mol,恰好是CuO的摩尔质量,据实验可知还有产物二氧化氮与氧气,方程式为:;继续高温至1000℃时,M(Cu(NO3)2)×w%=188g/mol×38.3%=72g/mol,恰好是固体Cu2O的摩尔质量的一半,故产物为固体Cu2O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

近年来,随着聚酯工业的快速发展,氯气的需求量和氯化氢的产出量也随之迅速增长。因此,将氯化氢转化为氯气的技术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回答下列问题:

1Deacon发明的直接氧化法为:4HCl(g)+O2(g)=2Cl2(g)+2H2O(g)。下图为刚性容器中,进料浓度比c(HCl) c(O2)分别等于114171HCl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可知反应平衡常数K300℃)____________K400℃)(填大于小于)。设HCl初始浓度为c0,根据进料浓度比c(HCl)c(O2)=11的数据计算K400℃)=_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按化学计量比进料可以保持反应物高转化率,同时降低产物分离的能耗。进料浓度比c(HCl)c(O2)过低、过高的不利影响分别是____________

2Deacon直接氧化法可按下列催化过程进行:

CuCl2(s)=CuCl(s)+Cl2(g) ΔH1=83 kJ·mol-1

CuCl(s)+O2(g)=CuO(s)+Cl2(g) ΔH2=-20 kJ·mol-1

CuO(s)+2HCl(g)=CuCl2(s)+H2O(g) ΔH3=-121 kJ·mol-1

4HCl(g)+O2(g)=2Cl2(g)+2H2O(g)ΔH=_________ kJ·mol-1

3)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进一步提高HCI的转化率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写出2种)

4)在传统的电解氯化氢回收氯气技术的基础上,科学家最近采用碳基电极材料设计了一种新的工艺方案,主要包括电化学过程和化学过程,如下图所示:

负极区发生的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写反应方程式)。电路中转移1 mol电子,需消耗氧气__________L(标准状况)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